申,原为西戎的一支,最初住甘陕之间。申国为姜姓,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从“姜”字由“羊”“女”组成,是以农牧为业的母系氏族。炎帝子孙四岳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地区,后来又发展为四个分支,即:齐、吕、申、许。《诗经·大雅·嵩高》曰:“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即吕)是与申有近亲关系的两支部落,逐步向南迁徙,发展成为两个小国。

信阳是古申伯国的所在地,信阳自汉代后就简称“申”。古代,“申”“信”通用。今天信阳的“信”,也就是从申国传承下来的。

楚灭申国,历经四百年后,楚国在申(吕)、息驻扎军队,设置地方政权(申县),出现了多任“申公”。自此,楚文王吞并申伯国及信阳一带的诸侯小国,经营的重点和驻扎重兵的地方已经推进至淮河北岸的古申伯国的负函城。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楚又把信阳浉河一带的申国遗民迁到郢都等地。同时,由于吴楚连年战争,申民流离失所,申人散住,遍布四方。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一举攻陷楚国郢都,楚顷襄王“流掩于城阳”(原古东申伯国辖地,今河南信阳平桥区境内的城阳城遗址)。危难当头,楚顷襄王惭愧地派人召回谋臣庄辛,于是就产生了一个著名的“亡羊补牢”的典故。庄辛的理论付诸实践后,使得楚顷襄王缓过一点劲来,在临时国都———城阳暂住了三年,又迁徙到陈国的淮阳。

公元前273年,秦昭王又命白起与韩、魏联合攻楚。在三军整装待发之际,申国故地(今信阳潢川)人黄歇,登上楚国历史的舞台。他首先出使秦国,向秦昭王上书陈述秦楚结为睦邻友好的利弊大势,促成秦楚订立和好盟约。接着,黄歇又与太子完到秦国做人质。公元前263年,黄歇巧设妙计与太子完死里逃生地回到楚国,楚顷襄王去世后,太子完继位为王(楚考烈王)。考烈王元年,黄歇被任命为令尹,又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其中包括了他的老家黄国故地———信阳潢川。

公元前241年,这位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的楚国申人春申君向楚考烈王进谏:淮北地靠近齐国,形势紧急,把赐他的淮北封地划为郡来治理,愿请封江东。楚考烈王应允了。

这样,春申君黄歇就封于江东吴国(今苏州及以东)。楚国春申君封地变迁。他来到江东后,为发展农业,使苏州等城邑免受水患,开始兴修水利,主持疏浚东江、娄江、吴淞江“三江”,开浚黄歇浦(黄浦江),惠泽于民。时至今日,江苏苏州到上海一带到处都有春申君足迹印痕和“申”的符号。在无锡,春申君饮马的山涧,称之为“春申涧”;在江阴,有港称之为“申港”;在苏州,因春申君在此设立粮仓,遂有“太仓”。被称之上海母亲河的黄浦江别名“申江”“春申江”“申浦”都是源自楚国令尹春申君。

(据城阳城遗址博物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