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捷
不小心转错账,难道只能认倒霉?日前,福州王女士一个粗心大意,把3万元钱转到了别人的账号,偏偏又联系不到对方,想通过银行或者警方与对方联系上,但均被拒绝。本是急用的看病钱,却误转他人手中,可把王女士一家急坏了。(《海峡都市报》10月21日报道)
误转钱,联系不到对方,求助银行处理,银行把皮球推给警方,要求当事人报警,然后携公安部门开具的公函,才能冻结账户并告知客户的个人信息。而警方却说因为是当事人自己转错账,无法立案,更无法出具公函。警方一脚把皮球踢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当事人陷入无助和孤立无援的窘境——如果联系不到对方,3万元钱就“交学费”了?
或许,银行工作人员囿于制度限制或缺失,不能擅自为当事人操作,对具体的银行工人员要给予理解。但是,这样的现象却值得社会深思。
王女士转错钱找银行、警察都无用,表面上看是她一个人的孤立无援和无助,其实不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打错钱,换言之,今天是围观者,也许明天就是受害人。因此,千万别小看这件事。如果银行和警察不反思,银行没有制度性帮助,对警察有监督和约束性制度,踢皮球、打太极无罪,甚至还有理,则是社会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