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出去1000多份邀请函,却没有一家企业或者个人肯回应我们。”记者从贵州省教育厅下属分支机构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了解到,自2011年6月30日成立以来,该基金遭遇“零捐助”尴尬,发出千余封邀请函无一回应。该基金会秘书长周忆江表示,希望社会公众不要对公益慈善机构“一棒子打死”,多伸出援助之手,以爱心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蓝天。(10月21日《潇湘晨报》)

1000多份邀请函与零捐助,这样的反差确实很大,工作人员有一些失落情绪也很正常。只是,仅仅因为无人回应邀请函,就认定社会公众不愿意伸出援手,甚至缺乏爱心,显然失之草率。

其一,贵州省教育基金会以发邀请函的方式劝募,方式比较简单,手段过于粗放,不仅没能体现慈善事业固有的柔性特征,反倒延续了政府机关自上而下发号施令的强硬和冰冷。殊不知,既然从事的是慈善事业,就应该按照慈善事业的规律去感召、去渗透,春雨润物,大爱无声,不能动辄还搞行政命令那一套。

2011年由民间人士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就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响应。其中,贵州一些孩子吃不上午饭的报道,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也吸引了相当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捐助。可见,民间并不缺乏爱心。

其二,诚如该基金会负责人所言,贵州853万全日制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达400多万人。这样一个比例确实让人心痛,但是,仅仅是开列出贫困生的比例,不过是一种宏观的、泛泛的印象而已,似乎并不足以打动社会公众出手援助。

当下之计,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不应该坐等企业上门捐款,更不应该抱怨社会公众缺乏爱心,而是应该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当之处。从具体的项目做起,从改变自身形象做起,让社会公众看到其改善、发展贵州教育事业的诚意。即便是其正在开展的教育系统爱心捐助活动,也应该尊重民众的意愿,要想办法让人家自觉自愿地捐款,而不是依然坚持以往的指令性捐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