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固始县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织密基层健康守护网

优质医疗资源借“智慧翅膀”直达乡镇


本报讯(徐 纯)“幸好有区域远程心电系统,替我争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10月13日,固始县黎集镇村民邓元峰激动地说。

时间回溯到9月22日上午,邓元峰突发胸部剧烈疼痛后前往黎集镇卫生院就诊,接诊医生初步评估后,迅速启动远程心电检查,并通过区域远程心电系统将数据传输至固始县妇幼保健院。经妇幼保健院医生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县妇幼保健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救护车疾驰护送患者转诊,最终通过紧急救治让邓元峰脱离生命危险。

这场跨越城乡的生命救援背后,是固始县区域远程心电系统的强力支撑。作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载体之一,该系统将基层医疗机构的心电设备与中心医疗机构联网,实现心电数据“基层采集、县级诊断”,让偏远乡镇患者也能及时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

事实上,区域远程心电系统的应用只是该县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一角。为打破城乡医疗资源壁垒,该县搭建远程影像、检验、心电、病理、会诊及教学等6大远程中心,通过数据共享、基层坐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机制,让优质医疗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直达乡镇一线,为分级诊疗插上“智慧翅膀”,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在夯实信息化基础的同时,固始县更以“全县一盘棋”思维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一方面,该县着力推动县级医院差异化发展,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先后建成三级医院,围绕“特色分明、专科差异化”原则打造优势专科和特色服务,形成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另一方面,该县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目前该县35家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基本标准;同步建成35个基层中医馆,完成9家省级“示范性中医馆”建设,真正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优质医疗资源不仅要“沉下去”,更要“扎得稳”。该县通过加快分级诊疗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选派35名县级医院党员干部下沉担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书记,既强化基层医院管理水平、开展针对性人才培训,又落实医共体双向转诊协作机制;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业务难题、建设特色专科,推动联合门诊、联合病房落地,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如今,固始县通过信息化赋能、分级诊疗推进、县乡村协同发力,正逐步打通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未来,该县将持续深化医共体改革,为群众健康福祉筑牢坚实屏障,为县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