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园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他们守在教育的渡口


光山县实验中学 李环环

今天读到李镇西校长给慧萍老师的回信,信里详细解答了她对朱永新老师《致教师》一书的疑问。说来也巧,李校长正是朱永新老师的博士生。这两位,都是教育界响当当的人物。

朱永新老师,不仅顶着教授、博导的光环,更难得的是他身上那份师长般的温暖。他几乎把所有的节假日都无偿献给了“新教育实验”,一心一意带着普通教师们成长。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总能在无数个清晨或是颠簸的旅途中,抽出时间,用一封封书信为远方的同行拨开迷雾。

比如,有老师问“怎么做论文”?朱老师不仅手把手教文献检索,讲清传统文献分类、检索步骤和要点,还特别贴心地指导一线教师如何找课题:“最便捷有效的路,就是从自己的教育实践里发现问题。”他提醒大家做研究要注意的几个关键,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一线老师的研究,不妨从记录日常开始——记下课堂点滴,分析实录;关注学生个案,诊断、改进。研究啊,贵在积累,积累多了,规律自然就浮现了。”句句实在,让人豁然开朗。

朱老师的文字,更是有股子魔力。他总能在娓娓道来间,让你感受到思想的深度和魅力,而且说得又富哲理又像诗:

谈信仰(《为自己赢得心灵的自由》):“真正的信仰是最为恒久炽热的希望,能在厄运中鼓起勇气,激荡起乐观。它像生命里的太阳,无论境遇如何,都能带来温暖与光亮,指引我们朝向明亮那方。”

谈预言未来(《业余预言未来》):“同一个职业,八小时内的日子相差无几,真正预言未来的,是八小时外的光阴。你怎样度过闲暇,往往就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

谈激励(《为每个生命颁奖》):“每个生命都是世间的唯一。关注每一个,为每一个生命颁奖、喝彩,这应是教育的本分。”

谈幸福(珍惜每一天):“老师若能把每一天都过好,让教室里的每个日子都值得孩子铭记,他就能书写教育传奇,收获真正的幸福。用心过好每一天,就是教师幸福的源泉。”

这样的句子,书中比比皆是,读来心头温热,久久难忘。

这让我想起几天前读到的一本书序,里面有一段话深深印在脑海:“渡口,是渡河的地方。可我不渡河,我只守在这渡口。这里,看得到世间的无常——河水奔流不息,四季轮转不停;也感受得到某种恒常——一拨拨想过河的人走了,渡口依旧在。守渡口的我,也不过是个过客。那些创造语文辉煌的先贤,如“班马李杜”,不在了;那些论道语文的名家学者,也不在了。但他们曾抵达这渡口,化作了渡口的风景。他们在这里逝去,也在这里重生。这渡口,因此有了意义。”

朱永新老师、李镇西校长,他们守的,正是教育这片渡口。他们日复一日地摆渡,点燃了无数教师张望彼岸的勇气,让语文、让母语,在探索中焕发新生。我们何其有幸,能站在这样的“巨人”肩头。无需迷茫,不必焦虑,只需接过这份守望的力量,在教育的长河两岸,脚踏实地,做那最坚实的努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