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从“出行难”到“笑开颜”


平桥区人民路社区架起亲情连心桥

本报讯(付 丽)近日,平桥区人民路社区接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求助:他电动轮椅损坏无法正常使用,而监护人疏于照顾,导致老人基本生活出行陷入困境,情绪焦虑。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响应,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宗旨,耐心安抚老人情绪,通过细致询问和记录,全面掌握了轮椅损坏情况、老人日常照料需求以及监护人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老人的监护人,深入了解其工作、生活状况。经沟通发现,老人因行动受限,对自由出行和外界联系有着强烈渴望,但未能充分表达;而监护人则因工作繁忙等现实压力,在照料上有所疏忽,未能及时体察老人的实际困难和情感需求。双方因信息不对称和理解偏差,导致误解加深。

工作人员随即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调解现场,工作人员化身 “倾听者” 与 “引导者”,运用专业沟通技巧,鼓励双方敞开心扉。老人倾诉了对行动自由的渴望,以及被忽视的委屈;监护人也坦诚道出因工作压力疏忽照料的无奈。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双方逐渐换位思考,误解随之消散,亲情纽带得以修复,监护人当场承诺尽快为老人购置新轮椅,并表示今后会多陪伴,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两天后,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中进行回访,看见老人已经用上崭新的电动轮椅,笑容满面。老人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有你们帮忙,我这出门可真是个大难题!”

此次事件的成功调解,不仅帮助老人解决了实际困难,也进一步彰显了人民路社区在居民矛盾调解和人文关怀方面的积极作用。下一步,人民路社区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核心理念,以更加贴心、细致、周到的服务,织密社区关怀网,筑牢和谐邻里情,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