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园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收获与改进


信阳市第七中学 胡巧玲

在《驿路梨花》的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其正确价值观的目标开展教学。回顾这一历程,通过余映潮老师的评课,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也对教学实践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教学中,我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沉浸于文本的审美氛围。在描绘梨花林的段落,我借助多媒体展示梨花盛开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梨花的洁白与繁茂;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西南边陲的小茅屋旁,深切体会到自然环境的清幽之美。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感知能力。

为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我设计了仿写训练。在学生深入理解以花喻人手法后,要求他们借鉴这一手法,描写身边具有美好品质的人。许多学生将环卫工人比作桂花,虽平凡却为城市环境默默奉献;将老师比作丁香花,散发知识的芬芳,呵护学生成长。这一训练让学生将文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增强了他们对写作的自信心。

在分析文章时,对文本的解读多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例如,文章中“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了陆游的诗句,我只是简单提及了诗句的出处,没有引导学生探讨诗句在文中的深层含义以及与主题的关联。对于文中体现的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也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使得教学缺乏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过程中,前半部分节奏拖沓,导致后面的写作练习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构思和写作,无法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这反映出我在教学时间管理上存在问题,未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前,我会明确讨论的问题、规则和时间限制。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考方向和讨论提示,引导学生有序开展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会加强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偏离主题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

在备课阶段,我会更加深入地研究文本,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细节、联系时代背景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我将在备课阶段制定详细的教学时间表,合理分配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实际进展,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