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声
又是一年桃花开,踏寻蜂蝶飞舞、花香四溢的桃花源,若能遇上美丽的邂逅,这将成为终生难忘的记忆。
艳遇异性知己,一般被称作走桃花运。从命理学讲,人生都有桃花运的机遇。桃花运指男子(或女子)身边不断有喜欢自己的人出现。最早记录桃花运的《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写女子出嫁时的情景。历史上,第一个记录走桃花运的莫过于崔护了。
崔护(772年—846 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省定州市)人,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唐大和三年)任京兆尹,同年任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
一年的清明时节,崔护进京赶考,目的地是长安,结果名落孙山。于是,他带着愁闷到都城南郊游玩。一路上柳絮纷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看不尽的春山春水,春花春草,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顿觉心身清爽,浑然不知已远离京城。忽然觉得有些口渴,便寻思着找一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的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茅屋,于是加快脚步。临近茅屋,只见一亩开外,花木丛萃,寂若无人。门被桃树遮住,眼前桃花灼灼,缀满枝丫,微风吹来,清香袭人。沿着曲径往里走,院落简朴雅洁。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隔着门缝往里看,看见一张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便来到门口轻轻敲门,这时女子隔着门隙问道:“谁呀?”崔护答道:“姓崔,寻春独行,求些水解渴。”女子开门把崔护迎进屋,请崔护床上坐,递上茶水,自己则斜靠在小桃树上,桃花佳人,妖姿媚态。崔护见此,心跳怦怦,主动跟女子套近乎。女子不作回答,只是含情脉脉,目视着崔护。不知过了多久,崔护谢过女子,起身告辞,女子送至门口,似有心事地转身回屋,崔护也带着眷盼而归。
寻春遇艳,在崔护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又是一年清明时,他忽然想起去年邂逅的那位女子,情不可抑,便前往寻之。然而,当再到此地,门墙如故,可门已上锁。回想起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凝睇含笑、含情脉脉的少女,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下显得风韵迷人。本来很美的“人面”,加之耀眼的桃花,色彩浓丽、青春靓丽,如同一幅人面桃花图,不用说撩起崔护的欢爱和心动。而今,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可是,人面杳然,已不知所踪,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只剩下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人面”“桃花”“去年”“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在怅惘、惋惜中,怎不对往事抒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于是,在无尽的惆怅中题诗于门板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从“寻春遇艳”才子佳人的一段“桃花缘”,到“重寻不遇”,跌宕起伏的变化,令人回味无穷,无愧一首千古名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