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园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四十分钟 相伴一生


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杜 娟

相似的环境,不同的设施,相似的氛围,不同的心境。

坐在早已熟悉不过的大会议室里,手持笔与全校语文教师一同进行下水文比赛。此情此景,思绪飞扬……20多年前,中师毕业,带着“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来到附小参加双向考核。穿着最喜欢的白T恤背带裙,自信满满,与一般孩子共读老舍的《草原》,那一幕,也许会是我教师生涯中无数课堂执教经历中永生难忘的一课。

40分钟,一篇长文,在前辈的指导下确定教学第一自然段——初次进草原看到的美景。备课时多次质疑,这么长一节课,只讲授一自然段行吗?课堂上我尽力抑制住紧张,即使手心出汗,后背湿透,表情也会自然,语调也要舒缓。讲到“勾勒、渲染”时,我时而将粉笔侧面横扫绘画,时而用粉笔头细致勾描。黑板上白绿相间的草原、小丘、山羊,洋溢着生命力,彰显出欢快。不知不觉中,这草原的美流淌进孩子心间,这初入草原的欣喜跃然面庞。

双向考核排名第一的成绩使我于那年的秋真正成为百年老校信师附小的一员。   转眼间,26年,一万多个教学的日子一天天走过。站过了无数次不同的讲台,和孩子们、老师们一同学语文,研语文,品语文。参加比赛课时忘记拿提前准备好的小黑板;下课铃声响起时,忐忑不安的还在继续;百人会场上紧张到语无伦次……一次次讲,一次次磨。失败时想起河南名师武凤霞的那句名言:“要想在鹤群里出众,必须成长为骆驼”;进步时想起窦桂梅的从山村教师到清华附小校长的成长之路。案头书籍日益增多,名师指点浸润心田。

从执教者成为指导者时,如何将40分钟上出精彩,于我更有了使命感。我们一同游走在文字里商讨文本的取舍,一同预设课堂情景。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案,一个词如何使用,一句话怎样表达,一个过渡语怎样设计,一个板书如何规划。

办公室里、操场上、家中书桌边,处处留下与老师研课的身影。仍然忐忑、紧张、手心出汗,讲台上站立的不再是我,但40分钟里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我的心。

曾有同事说在附小课比天大,为师的第一天曾因这40分钟喜怒哀乐, 走过半生,仍为这40分钟牵肠挂肚。

师者的40分钟,成就着教师的教育生命,奉献着教师的育人智慧,谱写出桃李满天下的教育乐章。继续着我的教育后半生,我将仍坚守好属于我,属于孩子,属于每一个站立在讲台上的40分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