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园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最美的蜕变


新县宏桥小学 王 燕

今年,宏桥小学20岁了,很荣幸,其中的18年里,有我。

宏桥小学,于我而言,是一所人生重要转折的学校,一所令我破茧成蝶的学校。时光荏苒,岁月轻柔,转眼在宏桥已有18个春秋。18年的宏桥生活,是明媚的、丰富的、千滋百味的。在这里,我收获了经验与成长、肯定与信任、友谊与温暖,当然,也经历过挫败、悲伤与彷徨。回首那一幕幕,无不打动着我,激励着我……

启程,迎难而上。2006年的初秋,我接到了宏桥小学韩主任的电话,通知我开学到宏桥小学上班。那一刻,我的内心被惊喜与激动填满,仿佛整个世界都为我亮起了绿灯。离开熟悉的乡下初中,踏入县城的知名小学,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变迁,更是我职业生涯和人生轨迹的深刻变革。

初到宏桥,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陌生。面对的不再是青春洋溢的中学生,而是一张张稚嫩可爱、充满好奇的小学生脸庞。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也夹杂着一丝丝对未知的畏惧。我知道,我必须放慢语速,耐着性子,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最初,我被分配教授四五年级的科学课程。这对于一个长期沉浸在中学教学环境中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广泛,涵盖自然、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许多知识点对我来说也是陌生的。但我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我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查阅资料、学习新知,力求将每一堂课都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

正当我逐渐适应这份工作时,我又迎来一个新的考验。第二学期过半,一年级的一个班级由于班主任请产假,学校决定让我接手这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从科学到语文,从普通教师到班主任,从高年级到低年级,我需要迅速转变角色,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纪律意识都还不够成熟。为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耐心地与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我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还制定了详细的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努力,我所带的班级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被评为市级“文明班集体”,我个人也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在宏桥小学的这些年里,我经历了无数次的挑战与磨砺。从第一次上台讲优质课到参加全县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每一次的尝试都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讲优质课时,我内心充满了紧张与不安。我担心自己的教学水平不够高,担心自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担心知识讲授不到位,担心课堂效果不够好……这时,身边的名师石爱玲老师及时出现了,她的睿智、专业和热情,让我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石老师不仅耐心地帮我修改教案、设计课堂活动,还在课后与我分享她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她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信心倍增,也让我在后来的教学中更加从容不迫。如今,我也有幸成为 “红色园丁”石爱玲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一员。一群人,走得更远,我,也在不断成长,向优秀靠拢。

去年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参赛,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无力,我无数次地想要放弃。是陈娟校长第一时间站出来给予我支持和鼓励。她告诉我:“只有勇敢地迈出那一步,你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潜力。”秦祯祯主任利用课余时间帮我打磨讲稿和演练,正是陈校长的加油鼓劲和秦主任的经验指导,才给了我参赛的勇气和信心。

转眼间我与宏桥小学已经共同走过了18个春秋。这18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风雨兼程的艰辛与辉煌灿烂的荣耀。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都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和前进的动力。在这里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无私奉献的同事;在这里我实现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与成长。感谢宏桥小学给予我的一切!感谢那些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宏桥家人!

18年的宏桥生活给予了我宝贵的人生财富,也给予了我继续向前的动力。20岁的宏桥即将开始新的征程,我会和她一道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我们的未来,会有更多、更好、更精彩的故事吧,我期待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