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学
过了腊八,年味愈来愈浓,乡村大集上,吃的穿的用的商品丰富,满目琳琅,赶集的人比平常逢集多了几倍,热热闹闹,一男子站在敞开的小货车厢边上,车厢里装着干粉条,男子拿着电喇叭吆喝着卖,不一会儿,就有人围上来。过年了,家家都会备上一些粉条,年夜饭的餐桌上,粉条菜成了一道不可缺少的开胃美食。
炖一锅猪肉粉条,或炖一锅白菜豆腐粉条,还有绿豆丸子粉条汤、萝卜丸子粉条汤等,放点葱、姜、蒜,热腾腾的,香喷喷的,特别诱人有食欲,好吃又入味,软糯筋道,爽滑可口,不仅是舌尖上的一道美味,对健康也有益处,促进肠胃蠕动,增强食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美味的粉条菜,如今人们的日子好过了,想吃很容易,集市和超市都有干粉条卖,想吃什么口味就搭配什么菜,萝卜白菜是农民自家种的,黄豆也是自己种的,可以用电磨磨成豆浆,再用滚油炸成一个个小小的丸子,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在集市上买现成的,粉条菜一般是在年味上才大放异彩。
红薯是救命粮,当主粮不够吃时,人们吃红薯果腹。红薯干、红薯饼、红薯糕、红薯粥等,在不同年代,在每一位心灵手巧的主妇手里,红薯用它万千风味为人们带来温饱和甜蜜。粉条是红薯脱胎换骨后为人们带来的最美好的口福,是年味上的亲情及乡愁慰籍。
秋后,辽阔的天空,温暖的阳光,清爽的风一阵一阵拂过,傍晚,白云镶嵌了金边,做了美颜,这个美丽的时候,红薯地头,把红薯从土里刨出来堆成一座小山丘,农民喜笑颜开,规划着红薯的未来。前些年,不是主粮的红薯价格上不去,农民种植热情不高,多少种点,只是打打牙祭,吃不完再卖给烤红薯的。但近几年,粉条一骑绝尘,一片光明,你再看看大酒店、小餐馆和路边摊的餐桌上,粉条系列菜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备受顾客青睐,粉条包子、粉条角子也成了家常小吃。农民们见到了红薯的潜在价值,大面积种植起来。收完红薯,洗净晒干,磨成面粉,再制作成粉条,晾干,价格自然翻涨,自己留足,多余出售。
春节,走亲访友,欢聚一堂,炖锅粉条,来瓶美酒,大家说着笑着,吃着喝着,叙旧事,谋发展,其乐融融。年味在亲情、乡情、友情渐渐加深,一幅幅温馨美好的画面在家家户户上演!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