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范保银:从警十余年 一心只为民


本报记者 韩 蕾

“老范,又出去走访呀。”“老范,有个事想咨询一下。”……老范其实不算老,才54岁,是市公安局羊山分局羊山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老范”是社区居民对他亲切的称呼,更是对他工作的认可。

老范名叫范保银,2006年从部队转业到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2015年他调到羊山公安分局羊山派出所任社区民警。担任社区民警之后,范保银扎根基层,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社区居民对他的称呼也从“范警官”变成了“老范”。

“我是社区民警,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双重身份让我对社区倾注了更多心血和热情。”“门难进,脸难看”是老范刚担任社区民警时遇到的第一道关卡,但是老范没有知难而退,不管何时见到社区居民总是笑脸相迎,时间长了,居民看着不善言语但笑容和蔼的老范,也愿意向他倾诉。

“我是在自家小区电梯里看到范警官的电话,就想着把情况给他讲讲,谁知道他竟然把事情解决了。”70多岁的刘大爷说起老范,竖起了大拇指。

刘大爷想给在外地的小外孙办个居住证,但因自己腿部有残疾,老伴体弱多病出行不便,唯一的女儿又在外地工作,始终未能办成。

“这事你别管了,我来帮你办。”了解到情况后,老范说了这样一句话后,就开始收集刘大爷外孙的材料,担心刘大爷着急,他还时时电话“汇报”进度。

“我们一趟都没跑,倒是范警官往我家跑了四五趟。”居住证办下来后,刘大爷的老伴感慨万千,老两口为了感谢老范的帮助,专门给老范送去了一面锦旗,“这锦旗是我俩代表辖区群众送给老范的,他办事办到了我们居民的心坎上,是个接地气的社区民警。”

“社区警务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基本上都是信息采集、协调资源、化解矛盾纠纷等琐碎小事,但每件事都跟居民息息相关,我干得越多,社区就越和谐。”社区警务无小事,把琐碎的事情坚持做、用心做,才能让社区和谐、辖区稳定、居民安居,老范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而未来,老范也会在从警为民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