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背着书包去上学


潘新日

老早的,燕林就跑过来,约我一块去报名。

燕林没有考上“尖子班”,他是“连盘端”的学生。好在,我们还在一个学校。

我简单地扒了几口饭,背上书包,就从屋里窜了出来。连桂在村口放羊,他羡慕地盯着我们从他的身边“荡”过,伴着文具盒的响声,目送我们走远。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划”过一丝惋意,他学习比我好,辍学真是太可惜了。

路过清水湖的时候,迎面碰到幸福背着一捆青草往家赶,他的脸刚被马蜂蜇过,脸肿得变了形,尤其是眼睛,肿得像两个大鹅蛋。他苦笑了一下,放下背上的青草,掏出一块馍啃了一口,对我们说:“真是倒霉到家了,早不蜇,晚不蜇,偏偏等到开学把我的脸搞成这样,真是没脸去报名,你们先去,我等两天,脸消肿了再去。”我们俩捂着嘴,差点笑出声来,不是笑话他,他那样子实在可笑,就像漫画里人物,夸张得要命。

出山的路细小而漫长,我们背着书包,一路小跑,穿过玉米地,穿过杨树林,穿过花生地,前面就是通往乡村的大道。在三岔路口,我们遇到了新荣和黑妮,她们俩都背着小学时的书包,都是用布尖对接出来的,花花绿绿的,也怪好看。黑妮家的甘蔗成熟了,她特意带了一些,还掏出两截递给我们。别说,还挺甜的。燕林不小心,把嘴打了一个血泡,他张着嘴,要我找东西帮他拨开。我找了一圈儿也没找到东西,还是新荣眼尖,她从刺槐树上掰掉一颗野刺,用刺尖拨开了血泡。燕林吐了几口血,又开始啃起来。

可奇怪,报名的路上,斜挎的书包就像一个小鼓,老是发出“咔嗒、咔嗒”的敲击声。我们一路打闹,一路行走。

水库大埂是最好的路,大埂边拴着几头羊,据说是戚校长家的。燕林会羊语,他能学好几种羊叫,老羊的、公羊的、母羊的、羊羔的。由于他学得像,羊会主动和他对话,还温顺地和他亲热。我们彻底服了,都夸他掌握了一门绝技。公羊爱抵头,我们放下书包,掰着它的两只角,和它们抵起来……

玩得正开心,大老远听见有人喊我们,走近一看,是我们小学的班主任,他正在地里拔花生,示意我们摘点花生吃。我们嫌花生身上的泥巴太多,下到地里,拔了一会儿,就跑开了。班主任,拿着花生追了我们几步,就停下来,大声叫道:“马上就是中学生了,别再贪玩,要好好学习。”我们一边答应着,一边跑起来……

我们越跑得快,书包里的文具盒就越响,而且带着节奏。

新荣的小姑在校门口等着她,她给新荣买了一个新书包,书包里装得满满当当的,也不知道是啥?她小姑把新荣的旧书包取下来,把文具盒装进新书包里,示意她快点进校门。新荣谢了小姑一声,就急匆匆地撵上我们,一起走进了校门。

校门口拉着一条红横幅,上面印着白字,内容是:热烈欢迎新老同学入校。燕林笑着说:“别说,中学老师对我们还怪重视的,还写标语欢迎我们。”黑妮说:“美的你,你以为是欢迎你的,那是欢迎学习好的学生的,就你,还臭美!”燕林的脸一红,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分班的红榜贴在学校的公示栏里。我和黑妮分在第一班,燕林和新荣分在第十班。我们在楼梯口分了手,各自进到自己的班里。

野了一个暑假,我们就像一群羊,又被关进“羊圈里”,开启了新的中学学习时光。

背着书包去上学,新的一学期,我们将步入更高的人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