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江南入梦


旭 姗

最柔软的水击穿了坚硬大地,成就了一条南北通畅的大动脉。两千多年前,一叶扁舟,如梭般穿行于两岸交汇的灯影,织就江南一城繁华锦绣。

在大运河的南端,有我梦里的江南。

我进厂的第二年深秋,有幸被派往无锡培训学习。火车是与那条窄小细长的古运河并行南下的,运河就在东边,我们并驾齐驱。第一次出远门,而且是心向往之的江南,兴奋得我彻夜难眠。经过二十多小时的颠簸后,火车上我又昏昏欲睡,仿佛躺卧于乌篷船内,木桨轻摇,碧水微漾……

运河是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运送兵戈粮草之后,南来北往的商船舟筏便汇聚于此,使远隔千里的地域,截然不同的文化、经济、风物慢慢地融通,形成沿河经济发达区。运河像一根蓝色绸带,从帝都一路向南,串起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初见苏州粉墙黛瓦,青石拱桥,悠长雨巷,心生无限欢喜。氤氲在河面的晨雾,都带着茉莉的香气。白玉兰在枝头含羞不语,乌蓬船在桥下静静等候。好奇且惊羡那些有别于故乡的每一处人文风景,穿城而过的小河盛名远播,在我们的课本里流淌。如今绿水盈盈,只是不见当年错身而行的舟楫。所有画面都在眼前放慢,静置。江南慢,慢到什么程度,可去问一叶扁舟。

丝绸制品让人目不暇接,从雨伞、鞋子、披肩到华丽的旗袍。

河水细窄,小桥亦玲珑,多为拱桥,园林毓秀。对面的女子拾级而上,犹如脚踩祥云缓缓升起。河边柳枝拂面,似“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的”故国长堤,“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酒醒归处。我鄂然站在风里,泪眼婆娑里远去了一个个诗画背影。

入夜,街市盛装登场。街灯的影子浮在水面,满街的普通话夹杂着吴侬软语,木屐在青石板上“笃笃-笃笃”轻扣。推开木格窗,小桥流水,灯火阑珊,心扉一下子打开了:这就是我的江南,我不要只在这里徜徉流连。

稍稍收拢了心思,进入培训中心。我们的主讲是一位地道的江南女子,从窗外的树荫下款款而来,肤白貌美,黑白格子上衣,绣花布裙,婷婷娜娜,温润水泽。课间她总是被围裹,不得脱身,她传递的每个音符都是那么悦耳。讲课的间隙,她自然地端起桌上的水杯,手上感知暖暖的温度,轻抿一口,目光不由得四下探寻那个给她续茶的人,回报一个嫣然浅笑。他们是什么关系不重要,懂,只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微妙里。江南人的品质,内敛的关爱,不张扬的深情。

那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聊天时,无不掩饰地夸赞这里的美食、美景、美人……直逗得当地人洋洋自得。“那好啊,将来就嫁到这里吧。”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子说这个字,无疑是往平静的湖面掷一颗石子,激起圈圈涟漪。

课间或饭后,我们都会挤出时间溜出去,能走多远走多远,能逛多久逛多久。鼋头渚边赏太湖,秋心拆两瓣,愁字去无踪,琉璃瓦、紫竹园、虎丘塔、落剑池,无不是江南的胎记。

匆匆一别已数年,终究是江南的过客。

山一重水一重地走过之后,渐渐放慢了脚步,而江南越发清晰地浮现在我梦里。悠悠一叶扁舟,载着思念漂游。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