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茶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家乡的小山


蒋志明

我的家乡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田地呈梯状分布开来。属于老家蒋畈所辖的唯一的一座小山丘,根本不怎么起眼,但乡民们却视其为宝,虔诚待之。

小山名曰面上山,意即小村面前的山。在20世纪的大集体年代,小山是村民放牧和砍柴的风水宝地。小山虽小,却与村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些田地分布在山的周围,更为稀罕的是山下有一块田地属三乡共享:其一是文殊乡的从湾村民组;其次是南向店乡的高湾村民组;再就是罗陈乡的蒋畈村民组,也就是我的老家。

曾记得:在大集体年代,山上林木茂盛,郁郁葱葱。每逢春季,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开得煞是灿烂,村民们在闲暇之余,结伴前往山上观赏。孩童们更是欢呼雀跃,流连忘返。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的映山红竞相开放,使整个小山丘都掩映在花丛中,景色迷人。夏季,人们钻到树林里,尽情地享受着树荫的清凉。有些活跃的老人笑嘻嘻地讲着童话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秋季,满山的松毛铺天盖地。于是,人们便纷纷前往打柴,一会儿一挑挑松毛便轻而易举收入框中。还有红得似火的秋枫,在夕阳的映衬下分外娇羞,楚楚动人。冬季,皑皑白雪覆盖了整个山林,一棵棵松杉像雪人似的立在山中,极像兵马俑,蔚为壮观。孩童们在山脚下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热火朝天,忘乎所以。

村庄除了一条四季流淌的小河和渡槽外,没有更多可玩的地方。于是,面上山便是孩童们理想的玩耍场地。村庄里一代代的孩子就是在小山的怀抱里长大的,直至成人后飞出山沟,去外面的花花世界里谋生。那时,人多田地少,勤劳的乡民们便在山下的四周开荒整地,种上一些蔬菜和旱作物。

山腰有一块墓地。每年的灯节和清明节,这里是一年中山上最热闹的地方。特别是灯节的夜晚,村民们纷纷赶往山上,送灯祭祖。一时间,灯火通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参差不齐的烛光,照亮了寂静的山丘。人们虔诚的叩头、烧纸钱,然后献上花篮,以示对已逝先人的祭拜。清明前后,又是祭祀的高峰,村民们陆续地从各地赶回老家上坟,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我的父母和伯父母都葬于山腰,故此我们姊妹们便在灯节、清明节和父母的祭日,登山虔诚地祭拜长眠于家乡小山的父母大人,永记他们的养育之恩。

小山的右下角有一口椭圆形的小池塘,名曰明镜塘。每当夜深人静时,明镜塘恰如其分地彰显了它的本质,塘如明镜,光亮如昼,故此得名。此塘每逢大旱时功不可没,山下的旱地全靠它来浇灌,才得以丰收。所以,村民们十分爱护和喜欢明镜塘,隔几年挖一次塘泥,修修塘埂,并在塘埂上栽种了一些柳树、枫杨、刺槐等树木。如今这些参天的大树,傲然地屹立于山下的塘边,形成了一道颇为壮观、靓丽的风景线。

家乡的小山啊,虽然你名不见经传,但在我的心中却重于泰山。随着岁月的不断变迁,我对你的思念和牵挂更多了一分,正如思念和牵挂长眠于山腰的父母大人,双亲将与小山一起铭记我心,永世难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