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绝活儿


周明金

隔壁老赵是个木匠。一生养成的习惯,时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木匠吊线状。

老赵14岁跟着爷爷学手艺,那时还是小赵。小赵蒙学没上几天,打死也不进学堂了,宁肯回来放牛、种地、出苦力,也不去受那份洋罪,自认为不是上学的料。

爷爷说:不上就不上吧,俺赵家祖坟地里没有那棵蒿。跟着我学手艺吧:常言说,家有百顷地,赶不上个烂手艺。黄金有价艺无价,身怀技艺走天下……

小赵还是个孩秧子,听不进去这些古道道,沉不下心。爷爷用角尺敲,用尺杆子(自制的五尺的、三尺的木尺)打。就像牛犊子初学犁地套上梭——不干也得干。

先从拉锯支板子学起,爷爷手把手地教。光拉锯支板子就学了三年。直到需要多厚的板材,小赵一端详,不用划线,锯出的板子薄厚正好符合所需,不差分毫。爷爷说,这就对了嘛——手艺人要眼里出气!

小赵入了门,爷爷教他使斧头、用刨子,一学又是三年。东天不亮西天亮,小赵上学不行学艺行,学啥会啥,而且出类拔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过目不忘。爷爷说,锣要打来鼓要敲,人要从师井要淘;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小赵默记于心。

爷爷教小赵开榫,凿眼。又是一个三年,小赵勤观察,细琢磨,一学就会。无论是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还是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都能与凿出卯眼完美组合,严丝合缝。

三个三年过后,小赵成了大赵,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木匠手艺也达到炉火纯青。爷爷老了,拉锯支板子、使斧头、用刨子、开榫、凿眼已力不从心。但爷爷还有他的绝活儿——雕花,花鸟虫鱼、梅兰竹菊、山水田园、描龙画凤,栩栩如生。八仙桌的裙边除雕刻万字纹、曲尺纹、回字纹、十字连方、四起云合、锦地纹外,还能雕上龙凤呈祥,醉八仙;大床上雕刻鸳鸯戏水、麒麟送子、百子图、鹤鹿同春、五蝠捧寿、鸾凤和鸣;门头上雕刻吉庆有余、喜上眉梢、五福临门;柜上雕刻富贵平安、梅兰竹菊……大赵看一眼都能记个八九不离十。

爷爷老了,不能干了,担心大赵艺精自傲,不守艺德,时常旁敲侧击:有艺有德走天下,有艺无德无人搭。大赵把胸脯拍得山响:保证不丢爷爷的脸,不坏“师傅”的名声。

青出之于蓝而胜于蓝,大赵技艺精湛。木工活精细,会雕刻,还有一手绝活儿——绘画。据说绘画时还能使上法术。若是在某家门头某个部位画上金元宝,这家就能招财进宝,财源滚滚来;在某家喜床某角落画两个胖娃娃,这家就能连生双胞胎;在某家房梁某部位画个钟馗,这家人就无病无灾……当然这要看大赵的心情。

相传,邻庄一财主要给儿子打喜床,请大赵以及其他木匠。这财主是个吝啬鬼,让大赵他们多干活,伙食上还想应付。无烟无酒,无菜无茶。几个木匠颇有微词,只有大赵不动声色。趁大家不注意,大赵在喜床中间的撑子的背面画了一个童子,手里提溜个夜壶;另一头画了个潘金莲。喜床打齐,财主儿子自打结婚,夜夜不停地去往厕所解小便,几次三番,此外,夫妻感情也不像一般新婚夫妻那样甜美。此事传到大赵爷爷耳朵里,爷爷悄悄问大赵,大赵唯唯诺诺。爷爷已猜中八九,来到财主家,以检查孙子手艺为名,找到了症结所在:几刨子推掉“童子提夜壶”和“潘金莲”,从此,新郎新娘生活和和美美,再无尴尬。

邻居刘新山,是出了名的大善人,且乐善好施。一年冬天不幸家里遭了火灾,烧了个精光。左邻右舍自发捐款、捐物,助他渡过难关;捐梁檩、捐淮草为其盖房;大赵组织一班木匠义务为刘新山起屋架梁、做门窗。做得很仔细,方圆别致,平面上还雕刻了栩栩如生的各类图案。还悄悄地在大梁的枕木一端画了一幅画:一个小伙儿推着一辆独轮车,头朝里,一边是金银财宝,一边是一群孩子。从此,刘新山儿孙满堂,富甲一方。

后来大赵熬成了老赵,一生徒弟二十有余,个个得到老赵的真传:拉锯支板子、使斧头、用刨子、开榫、凿眼、雕刻,样样称绝,遗憾的是老赵唯独没把他的绝活儿传给徒弟们。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