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青
我家地跨淮河,属于南北交界之地。幼年时我一直在村里居住,那里山清水秀,离集市很远,几乎与世隔绝。在菱角成熟的季节里,是我和小伙伴们度过的一段快乐的时光。
我们住的村子只有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那时的房屋还是老式的土坯房,一层一层茅草缮的屋顶。我们那里并不盛产菱角,鲜少有人种植。在村庄的北边有个隐秘性很好的废弃的水塘,水面上漂浮着一团一团绿。起初,我们并不知道池塘里种的是什么,还以为是水草,只是觉得翠绿的叶子漂在水面上挺好看的,捡来一截树枝挑起来玩。偶然发现团团的叶子下面长了几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好奇之下摘了几个拿回家。母亲告诉我那是菱角,可以直接食用的。嫩菱角鲜嫩可口、清甜爽脆,老菱角可以洗干净煮着吃。我问母亲水塘里的菱角是谁家种的,母亲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后来的日子里,那个种着菱角的水塘成了我们的秘密基地。
水塘并不深,没有源源不断的活水,那几年雨水比较多,才能保持着塘里常年不干。我们甩掉布鞋高高地挽起裤筒一步一步地试探着往水中央而去,看不太清的地方就用树枝试试水的深浅,摸索着往前走。成熟的菱角都藏在叶子下面,我们把秧子翻过来摘了果实再翻回去,最后果实平分。入秋的水塘水温已经很凉了,我们依旧乐此不疲,脸上流露出幸福纯真的笑容。池塘面积不大,种植的菱角有限,我们一次只摘几个,拿到河边洗洗就直接掰开生着吃。每次翻秧子的时候,我们都小心翼翼地怕弄坏了秧苗,希望第二年春天可以继续发芽。
以后的每年春天,我们都会去那里守望着,那几年菱角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每年春天发芽,初夏开花,夏末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个个小小的菱角藏在水里面。看着秧苗从几片嫩叶长成一团一团的大叶子,从开花到结果的那些日子,是童年的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在那个缺乏零食的年代,菱角就可以满足我们对“吃”的需求,是一道甜甜脆脆的点心。
后来,水塘干了,菱角也没了,我和伙伴们也各奔他乡,再次遇见菱角是在大学。有一天我在学校附近一个小型市场偶然看见一位老大爷拉了一三轮车菱角叫卖,便买了2斤回宿舍。那是个周末,同宿舍的小姐妹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她们对我买回来的丑东西惊诧不已,带着怀疑审视的目光看着我,好像是在问这能吃吗?我顺手抄起一个菱角,当着她们的面极其自然地掰开一个菱角嚼了起来,入口清香、甜滋滋的、很脆。那种熟悉的味道瞬间涌上心头,我仿佛看见童年记忆里的水塘,在春天里,浮出一团又一团绿色的光。
毕业后的这几年,我辗转于各个城市和老家之间,菱角倒是很常见了,也不再是单纯的生吃。菱角上市的季节,每次去市场买菜,我多少都会带回一些菱角,随着知识的深入了解到生的菱角长在淤泥里容易有水生寄生虫,我就开始煮熟吃。我提前把新鲜的菱角用刷子一个个清洗干净,再加点食用盐用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上。煮的时候锅里放点八角、姜片、香叶、大葱、花椒、少许盐大火煮开,再小火慢煮半个小时就可以出锅。我一般选用的是老菱角,煮熟后吃起来更粉更糯,那是我小时候不曾尝过的滋味。但是这些年来,我依旧怀念着儿时的味道。
在北京的一个冬天,周末去一个同事家里做客,同事是特别注重养生的一个人,对“吃”特别讲究。那天,同事留我在家里吃了一顿难忘的晚餐,一桌子菜都是同事亲手做的。她是南方人,在北京多年也学会了几道北方菜,色香味俱全,看上去就想大块朵颐,出于礼节我并没有这样做。最后同事端来一盆粥,白里透红甚是好看,同事说这是菱角养生粥。她说,菱角又名“水中落花生”,不仅可以生吃,煮着吃、还可以熬粥。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有补脾益气、抗癌、减肥的作用等,果肉果壳都是宝,不过胃寒的人尽量少食。
我惊讶不已,菱角粥入口的确惊艳,没想到小小菱角还有这么多的益处,我赶紧向同事请教做法。先把菱角去壳切小块备用,把粳米煮到米粒开花时放入菱角肉,加入桂圆、百合、枸杞、红枣,小火慢炖一个小时,鲜美滋补的菱角粥就好了。那之后,我还从同事那里学到了炒菱角、菱角炖排骨等做法,周末闲来无事时,犒劳一下自己。
菱角虽然不是幼年记忆里的菱角,也忽略不计了。现在市场上卖的菱角要大很多,果肉更多更饱满,但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一直挥散不去。在未知的时间里,菱角,它不只是我满足口欲的吃食,更是生活里的一道光。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