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方德春:光影下的匠心与传承


杨 洁

挂起白幕,敲响锣鼓,灯影中映出大千世界,说唱中道出悲欢离合……流传于民间的皮影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代人。在平桥区的乡间,一张幕布、两盏白炽灯、几位老艺人,雕刻精致的皮影配上粗犷激昂的唱腔,就是一台皮影,戏台虽小,但余韵悠长,常常引得台下观众声声叫好。

台上表演的是平桥区高梁店乡的方德春,年近六旬的他是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方德春的父亲也是皮影艺人,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八岁时我第一次看到了正式的皮影戏表演,上下翻飞的皮影一下子就让我着了迷。听说哪里要演皮影戏,我就追到哪里去看,没事就自己琢磨唱腔,只要有时间就用纸板学着刻皮影。”方德春回忆道。

15岁那年,方德春正式拜王岗乡侉子营民间皮影艺人刘西山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皮影制作工艺和唱腔,追寻扎根心底的梦想。17岁时方德春已小有所成,他跟几个共同爱好皮影的朋友组建了申阳台村方氏皮影戏剧团,在平桥区高梁店乡各村及湖北省交界地区为乡亲们演出,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民间艺人。

从事皮影戏至今40余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大家对方德春精妙技艺情不自禁地赞叹。“要吹要弹要唱,还要操作皮影,皮影戏是一项综合的艺术,涉及音乐、美术、历史等多个方面。”而制作皮影人的工艺则要求更高,据方德春介绍:“皮影是用熟牛皮制作,先将牛皮处理干净,使用药物让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上色。不仅工序复杂,而且对工艺要求很高,不能出半点差错!”

目前,剧团每年能演几十场皮影戏,除了受邀的商业表演,还经常到敬老院、小学等地免费演出,为的是让老一辈人还能看到皮影戏,也让年轻人能够了解皮影戏。2020年,方德春借助网络平台,推出了皮影戏相关小视频,让皮影戏被更多人知晓。2021年,平桥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批准建成申阳台村“信阳市平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2022年在信阳民间艺术巧手大赛中,方德春荣获了“信阳民艺巧手”称号。对于皮影艺术如何持续发展,方德春一直在积极寻找传承和推广这项“非遗”项目的新思路。

“皮影戏太有魅力了,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歌颂了真善美,又风趣幽默,我一心想把它传承下去。只要有人肯学,我就会毫无保留地教,一不收费,二不怕累。”现如今,已有12名弟子拜方德春为师,学习皮影的制作和唱腔,共同传承“非遗”文化。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