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故事汇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鱼 头 酒


秦 娟

昨天晚上我参加了同事孩子的出生宴。

在当时的场合,按身份证年龄排序,胡先生荣膺了桂冠,更合适坐头座,其他同志也纷纷落座。

满桌子的菜让大家胃口大开,大快朵颐,大家边吃边唠。饭桌上的氛围是我最喜欢的,说历史的、说笑话的、说同事之间小趣事的,还有谈论文学的,五花八门。没有谁去计较对与错,更没有饭后去考证听到的小趣事或真或假,图的是开心,听的是快乐,因为饭局的核心要素不一定是吃,而是聊。

谁都想当主角,但主角只有一人,胡先生,平时在本街道居住,听到的信息容量大,饭桌上只要有他,一般不会冷场。大家总会逗他说笑话,他从来不让大家失望。我喜欢他开朗的性格。想当年他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的大学。因为是家中独子,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现在仍然对双亲尽着孝道。

抿一口酒,咂咂嘴,话匣子打开了。先说社会上的,再说过往同事的,一个个故事粉墨登场,大家竖着耳朵听,然后是开怀大笑。即使是从前听过的也愿意再听,饭桌上得有气氛呀!

大概是说累了,想喝想吃,胡先生往面前一看,惊叹地说:“呀,谁把鱼吃了,我还没喝鱼头酒呢,要不白坐头座了。”他这一说,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冒着热腾腾的一锅烤黑鱼上。原来,上菜的服务员没留意,把鱼头朝里、鱼尾对着胡先生了,有人没在意又戳了一块头。按照餐桌礼仪,每个菜上来先由“一座”品尝,其他宾客再动筷子,可很多人吃饭时一看到美食就忘了这个规矩,包括我。文明素养从吃饭开始。

“没有,你看错了,胡,你猜对面墙上谁写的字这么俏巴。”我赶紧转移他的视线。旁边的小胡先生真的透神,连忙用公筷把鱼翻了个身,鱼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身转过来了,鱼头调向了胡先生,老胡家人都聪明。等胡先生欣赏完字并发出一番感慨再看鱼时,惊讶地说“呀,鱼,鱼会跑了,难道我刚才眼看花了,还是整鱼,鱼头对着我,好,鱼头一对,大富大贵,我先喝两盅鱼头酒。”大家一阵哈哈大笑,真是愉悦!

“开始剪彩。”胡先生望着大家乐呵呵地说。

他拿起公筷,给左右的同事一人夹一个鱼眼,叫“高看一眼”,卖掉了两盅酒;给稍远的同事夹了鱼鳍,叫“众人划桨开大船”,卖掉了四盅酒;给其他的同事每人夹了一块鱼肉,叫“有肉同享”,卖掉了五盅酒;接着他又用公勺给80后、90后的同事每人舀了一块鱼籽,说:“现在国家提倡三孩政策了,希望你们响应党的号召,我这个60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为了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我喝两个酒,你们不要喝了。”只听见“刺溜”一声,酒下肚了。年轻同事的脸一片绯红,纷纷表示赞同。他又望了望同事的孩子,充满期望地说:“欺老不欺小,鱼头和鱼尾对喝一下,未来是你们的,要好好学习。”“咕嘟”一下,他的酒和孩子们的芒果汁都一饮而尽。

好了,几斤重的大黑鱼分完了。胡先生望了望鱼锅说:“你们吃肉,我喝汤,营养在汤里。”说完,拿起勺子舀汤喝。没喝酒,大家不愿意,起哄,又卖掉了一盅酒,全桌人捧腹大笑。

主人高兴得很,喜酒要喝出喜色嘛!

一桌菜因为鱼头酒所剩无几,主人执意要添菜。其实在座的各位已经是酒酣神醉,面带酡红,纷纷摆手说:“‘光盘行动’从我们做起,我们真的需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回到家,对当天的晚宴我忍俊不禁。胡先生的眼睛没有花,花的是大家的小脑筋,让饭场的气氛更浓烈。

人呢,还是糊涂一些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