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城文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黄柏山精神改变了我


曾心怡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哼着经典红歌,我们一家人朝着商城县革命老区黄柏山林场进发。

小汽车在山路间蜿蜒驰骋,两边的树木像一列列整齐的士兵,挺立路旁,等待着远方宾客的检阅。黄柏山仿佛是大别山一道绿色的脊梁,到处郁郁葱葱,就连扑面而来的风都是绿色的。

在黄柏山展览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我观看了黄柏山林场主题影片,参观了馆内陈设物品及海报。通过观看影片和聆听讲解,我深入了解了几代黄柏山人艰苦奋斗,把荒山变绿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谱写了感人至深的“青山不老”的传奇故事。

“山高坡陡石头多,荒草葛藤满山窝。年年冬季一把火,漫山遍野赤裸裸。”一首黄柏山民谣,反映了1956年林场建场之初的情景。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几代黄柏山人像拓荒牛一样坚韧,埋头苦干。他们在万亩荒山间采种、整地、栽树、护苗,建立了多个林点,如一处处灯塔,在荒僻之地点亮,奠定了黄柏山万亩荒山变绿林海的根基。为了今天的层峦叠翠,无数人吃干粮、喝溪水、住工棚、爬山路、劈荆棘。植绿精神一代代传承下来,有的夫妻同护一片林,有的父子兄妹齐上阵。悉心地呵护,让这里蓄势待发的芽苞爆发出生命的能量,肆意疯长。千树万树竞相增粗、增高,让这里成为支撑生态系统的绿色海洋。

在一穷二白的荒山上,从当初的“七人组”到三代林场人,黄柏山林场人用这种“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书写了我省造林史上的不朽传奇。黄柏山人不畏艰难、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也改变了我。

我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爸爸妈妈对我精心呵护,所以我从不知道吃苦是什么滋味。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是哭鼻子就是去找爸爸妈妈帮忙,很少想到自己要勇于战胜困难。

自从参观了黄柏山展览馆以后,我决心要努力学习,排除万难,勇做新时代的奔跑者、奋斗者、奉献者,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商城县第三小学五(6)班学生 指导教师:彭雪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