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峰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绵延的山脉郁郁葱葱,鲜红的旗帜迎风招展,永恒的歌声回荡不息……硝烟不见了,斗争不见了,艰苦的岁月不见了,而那首豪迈的诗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西江月·井冈山》)依然振奋我心。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集革命人文景观和优美自然风光于一体,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宝库。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至今有保留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是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5A级风景旅游区;这里,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有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常绿阔叶林。早在1960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先生访问井冈山时就对井冈山的发展作出了评价:“四面重峦障,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
在导游介绍下,我们来到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至今仍保留着1928年8月井冈山保卫战的一段堑壕和营房。站在这里,当年发生的那一场激战,仿佛映入眼帘。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了敌军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山巅,如今已听不到枪炮的轰鸣,只有阵阵的松涛声伴着游人的脚步。山崖边,一门仿制的迫击炮及一些按原貌恢复的滚石檑木,静静地诉说着当年战斗的艰辛与残酷。
茨坪毛主席旧居,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凹,在这个普通而又充满历史积淀的院子里,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在这里指挥红军作战,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武装斗争。院中的大树下,有一块大青石,当年毛主席经常坐在这里读书看报,思考重大问题,后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读书石”。就是在这里,一代伟人以他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与气魄,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系统化、理论化,写出了指导武装斗争的名篇《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在井冈山的每寸土地上,都有一个英雄故事,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强烈震撼着我的心灵。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朱总司令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伟岸身影。先辈双肩挑起的何止是粮食,分明是救民于水火、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沉重历史责任。
游览井冈山,聆听当年井冈山的故事,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慨。虽然旅程结束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特别自豪和荣幸。此次旅程,我们接受了革命教育,缅怀了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井冈山精神。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