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城文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路春秋天下无


—— 一位商城古人“高考”的故事

王志昌

废墟,一片标准的废墟,但老乡却指着这片废墟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春秋寺。”

废墟位于鄢岗镇高台村境内,是一个有五六亩左右的平坦场子。站在这片废墟前,想起了那个古老的传说。于是翻开尘封的记忆,打捞那些被时间长河淹没的历史碎片。

大约是在明末或者清初,这片废墟上有座废弃的小寺庙。当地一位姓康的先生因地制宜,变废为用,将小庙改造成了一个小学堂。

一天,康先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有位八九岁的牧童总是在学堂外,一副痴迷听讲的样子。康先生把牧童叫到跟前问道:“你是谁家孩子?怎么不好好放牛而在学堂外傻站?”牧童答道:“是邻村霍寡妇的儿子,非常想上学,可是交不起学费,只好在学堂外旁听。”康先生有点感动。进一步交谈,他发现这孩子居然将自己教的知识倒背如流,还能拿笔写字。康先生也是穷苦人出身,看着这孩子觉得眼睛酸酸的,同时又爱怜异常,当即决定,免费收下这位姓霍的孩子。

霍生知道上学对他非常不容易,所以学习非常刻苦,学业基础很扎实,十四岁就顺利通过了县考,十五六岁又顺利通过府试、院试成为一名秀才。

两年后,乡试开考。霍生想参加这次考试,但有两个问题让他觉得很苦恼,甚至绝望。一是赴考需要一大笔钱,钱从何来?二是《四书》中的《春秋》尚未学习,怕临阵磨枪效果不佳。但是错过了这次考试,又要再等三年。他向老师诉说了考试愿望,康先生虽然也没有什么钱财,但毅然答应尽全力帮助学生。

考试费用解决后,康先生将珍藏多年的一套《春秋》送与霍生。康先生精研过这部书,对“春秋大义”和“春秋笔法”深有心得。他要求学生首先要熟读原文,然后再去感悟书中的大义要旨。

临行赴考的时候,康先生杀鸡设酒为其送行。在分别的路口,康先生交给学生一样东西,嘱咐他要等到考试前一天再打开。带着老师的殷切希望,带着蟾宫折桂的梦想,霍生踏上了考试之路。他白天忙着赶路,夜里就灯下苦读《春秋》,一路下来不仅将原文学得滚瓜烂熟,而且对“春秋大义”也很有感悟。

考试前一天,他打开了老师送他的礼物。一看之下,惊诧非常,因为这礼物太珍贵了。“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礼物竟然是一方珍贵的紫云端砚。紫云端砚本身已十分珍贵,但更珍贵的却不是端砚本身,因为在砚的左侧镌有题铭:“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锺,以致斯珍。”署名:“元祐四年三月,眉山苏轼。”原来这是一方大文豪苏轼曾用过的端砚,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端砚固然珍贵,师生情更珍贵万分。霍生感激涕零,同时大受鼓舞,信心倍增。第二天,他拿起紫云端砚,目光坚定、步履从容地走进考场。

八月是桂花开放的时节,也是乡试放榜之日,霍生榜上有名。消息传来,康先生欣喜若狂,脱口吟道:“三年举子世间有,一路春秋天下无。”于是“一路春秋”的故事不胫而走,流传开来。

第二年杏花开放的时节,也是礼部会试放榜之日,霍生又赫然高中。殿试时,有观风使者向皇帝汇报了“一路春秋”的故事,皇帝也大为感动。在大殿上,皇帝对霍生多看了几眼,多问了几句,对这位质朴坚毅的乡下少年露出赞许的目光,将霍生从二甲进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在和主管礼部的大学士交换意见后,当即作出决定:一是将霍生读书的小庙赐名为“春秋寺”;二是下旨表彰康先生为师德楷模;三是责令有司拿出专项经费将小私塾扩建成一定规模的学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霍生并没有普通举子那种志得意满的神情,回到家乡,他当众长跪在康先生面前,以最真诚、最简单的行为来感谢如海师恩,同时郑重发誓:以后不论官有多大,都会捐资助学;不管走到哪,都会重视教育。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一生以助学为乐,致仕回乡后在春秋寺讲学度过最后的人生。

(作者单位:商城县史志办)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