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林场位于光山县文殊乡东部,龙山湖畔,面积达1800余亩,由九座山岭组成,最高峰为雨台山,山顶有一石,形若蛤蟆,名叫“蛤蟆石”。一棵棵粗大笔直的杉树像哨兵守望着美丽的龙山湖。
据明嘉靖《光山县志》记载,历史上县境内山清水秀,树茂林密,还有山、水、林相映成趣的“三台八景”。由于人口增多,掠夺性采伐,大面积山林遭到空前毁坏。
1976年8月,文殊乡在林业建设热潮中,决定在南王岗村、壮山村、杜槐村等三个村结合部的九座山岭上建设林业基地,并要求松树盖顶、杉树缠腰。为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当地群众将林场命名为九九林场。当年共栽种松树10万余棵、杉树20万余棵、油茶100余亩,林场初具规模。
九九林场与隔河相望的将军岭一道守护着龙山湖,成为光山母亲河官渡河两岸的绿色屏障。
九九林场中有许多红色遗迹和自然景观。
刘邓大军先遣小分队战斗旧址——烈士坑。1947年农历7月19日下午,刘邓大军一支先遣小分队进入九九林场陈下湾后山长山岭,人称“绾河岭”地带时,碰上了国民党阻截部队和地方民团武装,双方交上火。由于刘邓大军先遣分队与敌方人数悬殊过大,使得刘邓大军先遣分队伤亡惨重,现烈士坑遗址尚存。
龙井。九九林场陈下湾东边后山洼,至今遗留一口小沙石土井,人们称之为“龙井”,水质甘甜,常年流淌。常饮用此井水,小孩聪颖过人,老人康宁增寿,被当地人誉为“甘泉育才子”。
三潭三石。头潭“门槛石”,坐落在九九林场陈下湾东边,人称“母鸡洼”的对面山丘中。在水清之时,潭中可以看见自西向东有一排均达上千斤的大圆石,穿河而立,仿佛一道门槛挡住了河水的流动,故而被称作“门槛石”;二潭“蒸馍石”,二潭位于一潭的北面,河床中有一块巨石,此石直径二丈有余,圆而饱满,逢烟雨朦胧之际,像极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大蒸馍,故而被百姓称为“蒸馍石”;三潭“雷打石”,沿二潭水流往下行至末尾,就是三潭。三潭水深不见底,被称为“潭窝”。传说很久以前,三潭中有一巨石,高三丈三,宽三丈三,面朝小潢河。该石被“雷神”从中劈开,一分为二,立于山腰,保持现状至今,故而被称为“雷打石”。
(光山县史志研究室收集整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