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故事汇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山间寻艾


陈新森

老家林家山的山坡、洼地总是给人带来惊喜。

去年刚采割过的地方,今年竟又发现成丛的艾草,矮者齐腰,高可及人,一眼望去挺拔而威武。在暖阳和微风中,绿意蒸腾,野性张扬,从从容容地生长。

母亲说,端午快到了,上山采些艾叶,驱毒辟邪,舒筋活血。乡下有的是,城里还得花钱买,多采些捎回家,内服、外敷、洗泡、熏香、艾灸,用场大着呢。

我们手持镰刀,轻吟小歌,依照母亲提示,循着芳香去山中寻艾。

艾草之于乡民,既是山野植物,也是天赐恩物。乡民总是从身边野生野长的植物中,觅得生存的无限可能,更何况是先人早有定论的植物。

《诗经》中写到“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最早的艾,用来形容相思之苦。《本草图经》中写道:“处处有之,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叶背白。”艾在春天的阳光下生长。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记:“三月可采艾。”艾叶味苦,只是到了灾荒之年才食用。《救荒本草》中写道“艾生于田野中……叶有艾香,味苦”。

如今,饥荒年代早已结束,采艾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艾的清香,一直充盈瓦肆厨房,古老的植物依然鲜香宜人。

初春时节,燕子的身影刚刚剪开一角温情,那浅绿色的艾芽悄悄从土里探出头来,犹如懵懂的小孩在山坡、溪边疯跑,这里一簇,那里一团,带着一股轻微的香味,透露大地萌动的春心。喜欢尝鲜的乡民,早早地背上篮筐,满山遍野搜寻那丝春意。

嫩叶采回来后,清洗煮熟,揉碎成汁,把糯米或粳米蒸熟,和艾汁糅合在一起,反复捶打,即成青馃,或者加入豆沙、芝麻糖、咸菜肉笋等馅料,上笼火蒸,约20分钟,艾饺出笼。

母亲做的青馃和艾饺,色香俱佳,其味亦美,全家人热热闹闹围成一桌,碰撞出舌尖上的幸福。

一入夏,艾草备受阳光的眷顾,雨露的滋养,成丛成片,蓬勃疯长,叶片丰硕肥厚,枝干笔直修长,颇有一派玉树临风的美感。这时是采艾的最好季节,暴晒晾干,切成小节,碾细,制成“艾绒”,这是中医针灸举足轻重的药物。

在乡村,艾灸是治病良方,腰腿酸痛、经络不通,甚至头晕气滞,颇为灵验。记忆中,多少次母亲引燃艾香,舒缓父亲因劳作过度带来的酸痛和困乏。

日子在一茬茬艾草的生生灭灭中延伸。

时至今日,母亲还是迷恋艾草。家人一遇头痛鼻塞,总说:喝碗艾汤试试。用艾叶煮水泡脚,也是母亲的一剂“妙药”,每当湿疹脚痒、双脚酸胀或者疲劳乏力,她就会煮一大锅艾汤,让我坐在竹椅上享受艾叶的轻抚、香汤的慰藉,在浸泡中通达身心,洗去一身的伤痛和疲惫。夏秋时节,母亲又会将艾草割来晒干、碾细,用粗纸包成艾香,在蚊虫多的时候点着,一夜安然入眠。

艾,以其不可或缺的身姿,出现在乡间的院落村舍,带给乡民馨香和希望。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到端午前夕,大街小巷、农贸市场艾草热销。民间认为,艾草有驱毒辟邪、招福纳祥的美意,一些有头脑的乡民看到商机,提前到山中采集艾草、菖蒲,拉个车子沿街叫卖。“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所谓“艾旗蒲剑”,就是两根艾草配两根菖蒲,红绳一扎,一把一把,买回家插在门楣上,或是放在门口。

陆游写端午的诗最是适时适意:“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山村的端午,石榴花开。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了艾草,又忙着配方储药,为的是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日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那就高兴地喝上几杯。

此时的我,有着和诗人一样的闲适心境。吃过母亲做的午餐,整理好采集的艾草,然后泡杯香茶,坐对青山,舒心地享受一番田园慢时光。回城后,就将自采的这一大把加持版艾草与菖蒲插在铁门上,护佑全家人的幸福生活。我还连根挖了些艾草,准备种在阳台上,让其日日散发清香,岁岁守护安康。

岁月长河中,我们懂得了艾草栉风沐雨中走过的苦涩年华,以及那灵魂深处的华美乐章。艾,就是爱,千百年来爱着天下苍生,哪怕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悔。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把这“艾”捎回家。

(据《钱江晚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