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司马光与寨河东湾的传说


苏 平

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司马光出生于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6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7岁时,他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当年司马光出生时,司马府看门的是张老汉,系现在寨河镇大塘寨村东湾人。张老汉的媳妇也在司马府当佣人,并负责照看小司马光,一来二去,两家人有了很好的感情。

每逢假期,看门的张老汉夫妇就带小司马光回到乡下老家,即现在的寨河镇大塘寨村东湾组。这里有很多小朋友与小司马光玩耍,夏天,他经常下田抓鱼虾、捉知了、掏鸟窝、骑牛打水仗;秋天,他们上树打板栗;冬天,他与小朋友一起打雪仗,时间长了,小司马光竟然不想回县城了。

司马池有时也带着家人随张老汉夫妇来寨河东湾度假,赏秋色、打板栗、食板栗焖仔鸡、品板栗酒、尝板栗糕。他和小司马光最爱吃的是东湾农家的“甲鱼炒饭”。宋朝时甲鱼不上桌,当时东湾农户也还不富裕,但周围的水塘、河流里的甲鱼过多成灾,看见此情况,司马池除了建议东湾农户卤甲鱼吃外,还建议农户用甲鱼炒饭。把甲鱼宰杀洗净后,入沸水中飞水1分钟去骨,把甲鱼肉切细后与板栗一起用大料焖至酥烂,倒入米饭翻炒即可。东湾农家至今还保留着甲鱼板栗炒饭的习俗。

再说司马光,每次来到东湾,他总是让张老汉带其到后山的板栗园游玩。初夏,板栗园栗花盛开,独特的芳香让司马光流连忘返;秋后,当看到人们采摘板栗果的情景,更是直流口水。这里的板栗又香又甜,让司马光记忆深刻。相传,司马光后来在汴京做宰相时,曾让光山县衙帮其购买过东湾的栗果。据1936年(民国25年)光山县志记载,寨河镇大塘寨行政村油板栗果大、清脆、甘甜、不易生虫,驰誉海内外。

如今,寨河镇大塘寨村东湾、东菜园村民组内,仍保存有古板栗园830亩,其中,千年以上古板栗树26棵,400年以上古板栗树156棵。这片古板栗树像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护佑着大塘寨村,壮观、秀丽。为了进一步开发这片千年古板栗林资源,近年来,该村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摄影小镇,吸引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来此摄影创作,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奔小康新路子。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