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通版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邻里互助

张德荣:小区就是大家庭


本报记者 杨长喜 实习生 徐清彬

“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9月9日,浉河区老城街道胜利南路社区志愿者张德荣老人向记者说。

胜利南路居委会瑞丰苑小区内,道路干净整洁,绿化带整齐美观,电动车有序充电、停放,阴凉处老人们正在欢快地玩着棋牌游戏……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小区管理者居然是3位平均年龄接近70岁的小区居民兼志愿者,张德荣就是其中一位。

现年76岁的张德荣,本应享受天伦之乐。但几年前,小区与物业公司解除合同之后,小区的管理成了问题,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就和另外两位老人主动承担起了小区管理的职责。

张德荣告诉记者,当初接管小区的时候麻烦可多了,收卫生费是最大的问题。为了让小区居民放心,她和另外两位伙伴主动公开账务,对于极少数不主动交纳的业主逐个上门催要,坚决不让一户漏交费用,以免邻里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搞好邻里关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不久,张德荣就遇到困难了。当时,有家住户想把防盗窗做成突出的,但这在整个小区来说是头一户,而且楼下住户也不同意,引起了邻里纠纷。张德荣和同伴多次上门做工作,最终平息了这起纠纷。

去年,张德荣和另外两位伙伴又为小区争取了一个福利——带充电位的公共电动车棚。当时,小区普遍存在私拉电线充电的现象,她们3人就经常主动上门劝说,消防部门也会定期到小区检查,但收效甚微。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张德荣联合小区业主将以前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依然占用的公共停车区域清理了出来,将其改造成了电动车棚,解决了小区居民电动车的停放、充电问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