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通版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热心公益

徐军:全家一起做公益


本报记者 韩 蕾

“你看这张照片,是2013年4月份拍的,我和儿子正在捡垃圾,刚好被拍下来了。”9月9日中午,在位于民权路的“37℃”志愿服务站内,信阳市大别山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徐军指着手机上的一张照片对记者说,“那是4月的一个周末,协会组织志愿者去贤山捡垃圾,开展保护环境美化家园活动。我儿子知道这件事后,连夜把作业写完,就是为了跟我一起参加志愿活动。活动当天,他特别卖力,争着捡垃圾,也不喊累,跟着走完了贤山所有的山头。”

“最早做志愿活动的时候就是十几个人,大家在QQ群里交流,有空了一起做公益活动。大概是2010年吧,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做公益,就是经常开展环保和关爱贫困老人的活动。当时也没想太多,就想着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徐军说,后来人越来越多,志愿队伍越来越壮大,就需要有规范的管理、规模化的志愿活动,“2013年年初,在团市委的帮助下,协会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我们有了组织,力量变大了,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信阳市大别山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了,徐军投入了更多精力和时间在协会上,策划志愿服务活动。协会连续4年在市儿童福利院开展“周末陪孩子”系列活动,在腊八节送粥,看望乡村留守儿童,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了农村儿童心理关爱基地等。从协会成立到现在6年多的时间,他们的足迹从市内延伸到乡村,温暖了一个又一个人。

徐军告诉记者,协会都是利用周末做公益,很多时候都照顾不到家人,但家人毫无怨言地承担了主要家务,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公益事业,“后来,协会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我本人也获得了‘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河南省金牌志愿者’‘信阳十大优秀青年’等荣誉,这些荣誉不仅归功于协会全体志愿者,还归功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因为他们的支持,公益成为了我们全家人共同的事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