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友 王 刚 黄 磊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司马光本人却从不提起,他最念念不忘的童年经历是另一桩事。
宋·邵博《闻见后录》:“光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诃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司马光小的时候,偶然与姐姐得到一些青皮胡桃,可两人不知道怎么给胡桃去皮,试了许多办法都没有成功。姐姐有事暂时离开,路过的婢女看见司马光对着青胡桃伤脑筋,便端来一盆热水,把青胡桃放在水里浸泡,烫过后的青胡桃很容易就去了皮,司马光高兴地吃了。姐姐回来,就问他胡桃皮是谁去的?司马光随口回答说是他自己去掉的。可谁知,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将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见司马光撒谎,便严厉地教训了他。
从那以后,“诚”这个字便成了司马光信奉一生的准则。
司马光50多岁时定居洛阳,专心编写《资治通鉴》,生活简朴。家里有头马得了肺病要卖掉,他特意叮嘱家奴卖马时要将实情告知买家,不得隐瞒,连家奴都笑他迂腐。司马光是生于光山的文士,他虽不经商,但他会做人,“诚”这一品德也成了精于实干的光山人信奉百年的准则。
得天独厚的地形气候与伶俐勤劳的双手,让光山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成就家乡的两大产业——茶叶和羽绒。每年,外出卖茶与充绒的两支大军是光山县特有的风景,也成为光山县的两大支柱型产业。
不管是精明能干的企业老板,还是大字不识一斗的个体户,在这些光山人的心里,做生意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再简单不过,那就是一个“诚”字。不缺斤少两,不以次充好,愣是将司马光那份“迂腐”原原本本学到肚子里。
司马光苦于古史卷帙浩繁,体例雷同,下决心倾自己所能,重编一部编年体史书。在司马光看来,“诚”的极致并非迂腐,而在于求变。
近些年,电子商务逐渐取代原来的线下售卖,光山现场充绒的效益逐渐放大。光山人在政府的带领下,建起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产业园,让“互联网+”走进传统羽绒。238个遍布乡村的“农村淘宝”服务点使光山人不需要再风餐露宿奔波于大城市与家乡之间,而是坐在家门口,鼠标一点,财源滚滚。
电子商务平台既已被搭建起来,与司马光同饮淮河水长大的光山人,又怎么会止步于眼前呢?
于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光山十宝”应运而生,“互联网+”也从光山羽绒走向光山更广阔的农副产品。
“观五玫”鲜桃、青虾、甜米酒、黑猪腊肉、山茶油、油挂面、砖桥月饼、咸麻鸭蛋、糍粑、红薯粉条,这是光山人从小到大习以为常的美食,是在羽绒及茶叶之外,光山人最为骄傲的饮食文化。从前,光山人以此待客,客人走时往往还要带走一些回家慢慢品尝。如今,光山人将它们保鲜、打包,通过淘宝售往世界各地。“买全球、卖全球”也成了光山人一句时髦的口头禅。
司马光自幼好学,据《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司马光七岁时听先生讲《左氏春秋》,回家就能为家人讲出大概。他手不释书,读起来不知道饥渴寒暑,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后来,他为了节约时间,便以圆木为枕,每逢读书困乏,就枕着圆木休息,圆木滚开即醒,醒后继续读书,可以说是争分夺秒。
司马府位于光山县正大街中段,原为四合院落,屋北檐外有照壁,有前厅、厢房、书斋、后堂等,院内植柏树、胡桃、梧桐,院中置有一井。规模不大,但格局紧凑,尽显徽派建筑的秀丽素雅。幼年的司马光在此求学苦读,屋檐下、水井旁、假山边,他抑扬顿挫的读书声萦绕不绝。
与司马府一墙之隔的便是现在的光山县第一小学。朗朗书声每天从教室里传出,童声清脆整齐、字正腔圆,像是听见千年前司马府中回荡的读书声。
身处司马府,竟让人生出穿越时空之感,误以为遇到了童年的司马光。可谁又能说,他们不是小小司马光呢?重视教育,一直是光山县不变的传统。
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核展露于那些英才名人,更内化于那些平凡的人们。
司马光给世人留下一部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给光山留下的却远远不止于此。司马光留下的到底是什么?校园里伏案苦读的学生们,三闯火海救人的李道洲,勇斗歹徒的陈涛,田间厂里干劲十足的农民,脱贫攻坚中砥砺奋进的党员干部……他们不用开口,却已经说得明明白白。
坐落于槐店乡槐香园的司马光文化传播学院,以司马光这一史学巨匠为载体,建起司马光文化教育基地,用系统专业的形式讲解他的高尚品德与丰富著作,弘扬国学精粹,从而让司马光文化深根固本于光山、枝繁叶茂于世界。
城市的文化精神就是城市的灵魂。司马光的智慧之乡正以他为起源,辐射出完整的司马光文化圈。
司马光说:“求之空言,不若验之实事。”或许我们无法企及他的学问,但敏而好学、务实勤勉却将扎扎实实地一代代传下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