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教苑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拓展内容创新课型,激活语文课堂


很多小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觉得没有新鲜感。课堂教学内容不丰富、缺乏学生喜欢读的东西、缺乏学生喜欢的活动是一个重要原因。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小学语文学习的新生态?近几年,我们从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这为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拓展延伸课本内容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们以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为路径,确定语文校本课程的主题。

一方面由课文的内容向课外知识延伸,扩大学生知识面。例如:学习了《詹天佑》以后,以“立志”为主题,让学生收集立志故事,讲一讲自己的理想志向,种下一颗“立志”的种子。另一方面,由课文内容向生活实践延伸。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拓展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例如: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让学生以“家乡的风光”为主题,学一学描写家乡山水风景的美文;游一游家乡的名山秀水;当个小导游,介绍家乡的景点;用笔描绘家乡的美景等。

乡土资源为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近年来,我们围绕家乡的资源优势,梳理了若干个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课程编排和实施。例如:家乡的名人课程——收集家乡名人通讯录,给家乡的名人写一封信,采访家乡的名人或者名人的亲人,追寻名人童年的足迹,为家乡的名人写传记等。

我们还开发了家乡山水、家乡的传说故事、家乡手工制作、家乡习俗、家乡特产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成为情感陶冶、品行养成、知识获得、个性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中介。

校园里每个角落都成为语文知识学习的载体。例如:花坛里写着如诗的公益广告语,文化墙上刊有内容丰富的墙报,广播室传来朗朗的播音等。我们还以时事信息为焦点,动态补充语文课程。比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确定了“沧桑巨变话改革”主题课程。

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型

近几年来,我们突破串讲式、讲析式、答问式、谈话式等陈旧的课型,着力在创造学生自主阅读式、活动式、导学式、探究式等崭新的课型上下功夫。

着眼于课堂活动创新课型。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课堂活动,围绕朗读,我们设计了若干个课型。如教读课:通过教师范读,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训练学生朗读的技巧,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在朗读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文意、文理分析。在教读课型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发了研读课、评读课、写读课、听读课、想读课、联读课、扩读课、比读课等。这样的课型设计,让琅琅读书声回荡在语文课堂上。

着眼于教材创新课型。我们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组合单元,致力于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扩大视野,以提高阅读能力和人文素质。在教学中除了一般常用的教读课型和自读课型之外,我们还设计了学法指导课、文学欣赏课、积累课、活动课等。安排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材质量整体突破的标志之一。语文活动课的课型任务是将语文知识的渗透、语文能力的培养融于生动活泼的训练、比赛、娱乐、游戏、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着眼于教学科研创新课型。我们围绕语文课题研究,开发了整体感悟、语言学用、自主阅读、思维训练、探究学习、单元组合等课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如:思维训练课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专门的思维训练环节,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这样的课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课题,是个人教研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相互促进、同频共振的结果。

新的课型,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为教学评价指明了方向。我们对课程标准的表述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提炼出小学语文学习的四个目标——写好字、说好话、读好书、写好文,然后对“四好”进一步细化,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并将这些能力标准逐项细化、量化到各个学段具体的语文学习中,提高了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王英华)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