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 化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岁时佳节中国年


——趣谈春节习俗传说(四)

陈茂声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由来已久。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除夕》中记载道:“是夜(除夕),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俗话说,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罢年夜饭, 围坐在火炉旁, 大人们一边为先人们上香, 一边与家人闲聊, 等候辞旧迎新时刻的到来。通宵守夜, 象征着一切邪瘟病疫统统驱走, 企盼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长辈守岁为“辞旧岁”, 有珍惜光阴的意思; 晚辈守岁, 是为延长父母寿命。直到今天, 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屋外时鸣鞭炮, 室内聊天娱乐, 笑语连连。

除上述外,对小孩来说,守岁还多一种待遇,就是向长辈讨压岁钱。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睡着了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在这天亮着灯团团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三十晚上,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跑“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成“压岁钱”。

在南北朝时期,人们除了守岁之外,还有一种乞求如愿的习俗。他们把一个布做的小人扔在灰土堆中,举着棍子痛打。一边打,一边呼唤:“如愿,如愿……”谁打得最卖力,谁在新的一年里就能事事如愿。

这个有趣的风俗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南北朝时,荆楚地区有位商人名叫欧明,他经常乘船到各地做买卖,每逢他的船经过彭泽湖时,他都要把随身带的一些果品糕饼、酒肉烟茶之类的食品扔进湖里,再烧一炷香,算是给彭泽湖神献祭,求神保佑他平安。由于他每次路过,都恭恭敬敬地祭祀一番,使得彭泽湖的湖神青洪君大为感动。有一次,青洪君到了湖面上,他先是对欧明夸赞了一通,然后问他有什么愿望。欧明当即回答:“但求如愿。”青洪君点头答应了,便命手下的小神带上来一个婢女交给欧明,说:“这就是如愿,她能帮你做到你想做的一切事情。” 欧明一看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自己随口应答的“如愿”竟是青洪君婢女的名字,心里也挺喜欢。他高高兴兴地把如愿领回家中。如愿这姑娘聪明又能干,凡是欧明吩咐她做的事,她都完成得十分出色,欧明对她也很满意。有一年大年三十,如愿不知何故起床比平时晚了许多,欧明很不高兴,训斥了她几句,并按家法打了她几下。如愿觉得十分委屈,一气之下跑到后院的灰堆里不见了。欧明见如愿往灰堆里一钻就不见了,又懊恼又气愤,他举着手扙一边敲打灰堆,一边呼唤:“如愿,如愿……”

守岁除迎接新的一年,大人孩子祈盼各自的新年礼物外,还有一项庄重的内容,即给逝去的先人上香,以示对先祖的敬意和怀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