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国
关于息县的解放历程,时任息县县委书记的张树藩(后任信阳专署副专员、专员)回忆说:
1948年12月,我从正阳调到息县任县委书记。这时,孙士福副书记和廖进平副县长已早来息县工作了。
息县县城是和平解放的,但当时情况比较复杂。1949年1月,以县城知名人士、共产党的同情者周柱丞老先生为首,组织了一个“息县和平解放委员会”(以下简称“和委会”),并与廖进平同志取得了联系。我于1949年2月初某日向八地委地委书记谭冠三、专员李建波、军分区司令员匡斌作了汇报,并在一块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息县的进步人士和群众都有和平解放息县的愿望,尤其周柱丞是真心实意的,敌人内部也更动摇分化,要求和平解放是可能的。但当时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张轸在开封解放后已把省政府搬到了信阳,他们还有几个师的军队。息县以南驻有张轸的两个旅、六个团,城里还有一个保安团(不足一千人),敌人还有统一的指挥系统。当时虽从全国来说我军大大超过了敌人,但在信、息地区,敌人的兵力和武器装备都超过我们数倍。因此,我们做好了两手准备,对付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一、可能县城的国民党武装人员有投降的诚意;二、可能是企图利用“和委会”的名义来引我们上钩。我们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意外事变,仔细研究了应采取的对策。“和委会”提出的:一、保证国民党保安团不被改编;二、保证国民党县政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三、保证国民党政府人员正常上班等三个条件全部答复,做好充分准备,尽快解放县城。在兵力部署上,让军分区独立三团、骑兵团、新蔡县的独立团全部参加,由军分区司令员匡斌和副政委郑思群两位首长负责指挥。军分区的骑、步两个团防守在县城正南、西南的淮河沿岸,对付淮南敌军的两个旅,新蔡县独立团防守在县城的四关。同时,有两个连和我们县大队进城,负责警卫和解除保安团的武装与接收工作,县委、县政府机关部分人员留在包信。
1949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军分区副政委郑思群带领我和县长廖进平(这时已提为县长)、副书记孙士祥、公安局长张坚等一块进城。天亮时到达县城北关外千佛庵,并在千佛庵小庙里临时召开了个小会,按照地委事先研究的进城作战计划,又进一步作了明确安排。
进城时,群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高呼口号,夹道欢迎。“和委会”成员臂带袖章,前来迎接。我们先到北城小学(现在北关小学)暂停休息,前来欢迎的“和委会”成员及跟随部队都进入北镇小学。这时,周柱丞也赶来迎接。稍停片刻,廖进平县长、郑思群副政委分别向前来欢迎的群众讲了话。
午后,部队就开往城内。当天下午,我们就在濮淮中学分别召开了国民党保安团排以上军官会议和国民党保安团班长以下的士兵会议。凡参加会议的人员,进门就先将枪支交出来,集体存放在守卫室里。然后,向他们讲了目前形势和我党我军政策。愿意回家的送给路费,愿意参加解放军的可补充到军分区步兵团,就这样分别将国民党保安团的武装解除了。当时,国民党保安团自卫副总队长陈镜月思想不通,说没有按三个条件的第一条办事,不应解除他们的武装。我们向他做了说服教育工作,迫使他们缴械投降。
1951年7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息县、固始各划一部分,设置淮滨办事处(县级),属潢川专署领导。1952年8月11日,中央政务院决定撤销淮滨办事处,设立淮滨县,县政府驻地乌龙集(今城关)。当时辖境包括息县的防胡、马集、乌龙3个区全部,固始县的桥沟、期思2个区全部及蒋集区三河尖方面的10个乡,另将白露河南岸沿河一线的乡统一划归淮滨管辖,共5个区218个乡。同年10月,潢川、信阳两专区合并,潢川专区撤销,淮滨县属信阳专区至今。1955年,淮滨县与固始县临界的插花地区经协商作了调整。同年12月,淮河、洪河裁弯取直后,经国务院批准,明确与安徽省阜南县的县界,又作了少量的调整。1960年,淮滨县制撤销。1962年,淮滨县又重新恢复建制,将属淮滨的往流、桥沟公社留固始县。1977年,白露河裁弯取直时,北庙集又由固始县划归淮滨县而形成现有的区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