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明
年假结束了,有朋友侃感受,颇有点遗憾,好像年味不如过去了。
我有点不解,哪些方面不如过去了呢?
吃的吗?农家过去一月难尝到肉味。进入腊月,吃肉开始多起来。杀年猪,腌腊肉,打粃粑,磨豆腐,过了小年,酥鱼酥肉炸丸子,一直忙到年三十。年夜饭好吃的全上桌,放开肚皮随性吃。现在,平时吃肉不再是奢侈的事,春节肉食更比平常多,以至于一些人转向多吃青菜萝卜了。
穿的吗?在使用布票买布的年代里,农家人的衣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巴望着过年穿身新衣服。现在平常谁还穿补丁衣服?到了节日,一些人追求的不仅是新衣,而且是新款新潮新鲜感了。
娱乐方面不如过去吗?过去孩子们放风筝,踢毽子,跳皮筋儿,杀羊羔,遛手绢。大人听听有线小喇叭,或者无线收音机,侃侃大山,看看民间艺术表演。现在除了那些,还可守在彩电前看春晚,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丰富多了。
过去回老家过年,赶集上店,走亲访友,一般都靠双脚,条件好的,骑上自行车,前杠后座带着孩子。现在,条件好的驾着自家车;条件次的骑着电动车,开着小三轮;差些的骑着自行车。
衣食住行都比过去强的太多了,为什么感觉年味反而淡了呢?从前值得留恋的究竟是什么?
以前,“小孩盼着过年,大人盼着种田。”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穿,可以痛痛快快地玩。这是小孩子的愿望。大人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才是所盼。养家糊口,重任在肩。
现在,国家强了,老百姓富了,很多人平时也不缺肉吃,不少衣穿,交通便利了,走亲访友比过去方便多了。
很难得到的,得到了便觉得兴奋。轻松得到的,感觉便是一般。如今快乐多了,兴奋反而少了,那是对幸福感受的疲惫。感知幸福,也有敏捷度,也是一种能力。
吃荤幸福还是吃素幸福?长时间吃素,便有吃荤的欲望。吃荤多了,便想吃些素食。
第一次拿了大奖,会激动好久。二次三次拿到同样的奖项,便觉得不过如此。
春晚年年搞,大家期待的多,过瘾的少。年年如此,节目能新颖到哪里去呢?
不缺的是内容,缺的是心情。渴望的心情是体验味道的真谛。
人间好风景,有不少是隐藏在心里的。正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年味在哪里?首要的在团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最看重全家老小大团圆。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在一起吃年夜饭,便是浓浓的年味。
清扫院落,整理房间,擦拭门窗,打扫卫生,营造出干干净净、整整洁洁、清新自然的环境,便是年味。
剪窗花,买年画,挂红灯,贴春联,插鲜花,烘托喜气洋洋的气氛,便是年味。
年夜饭,点蜡上香,焚纸洒酒,跪拜天地祖宗,举杯畅饮,围炉夜话,发压岁钱,看春晚,守岁至深夜,便是年味。
晚辈给长辈拜年,同辈互拜,“初一叔,初二舅,初三初四岳父母,初五初六都走走。”也是年味。
如果这些年味的内容尚存,年味的淡浓,便是每个人的不同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