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南 湖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醉翁之意不在


——春节话酒

孔祥熙在山西太谷铭贤学校任校长时,其父孔繁兹在学校讲授古文。他最欣赏的是《三国演义》开头的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他在课堂上讲,在书斋里会友时讲,而在餐桌上讲得最多。不过,他讲出来时,已经变成了:“天下大事,逢酒必喝,喝酒必汾。”原来他每餐必喝杏花村汾酒,他自称:“吾是酒中仙,不喝难上天。”一天中午,饭桌上竟然没酒,他便向食堂主任大发脾气。孔祥熙见了忙解释说:“爹,是我吩咐主任不必为您每餐备酒的。您看咱这是学校,咱们得为人师表啊,您老每顿喝得醉熏熏的,影响不好啊!”“醉?我从来没有醉过。任你说得老槐树上开玫瑰,我吃饭也得要那杯‘醉翁之意不在’!”孔祥熙慢慢地打开一瓶美国矿泉水,给老爹斟上:“那东西喝多了对身体不好,您老还是喝杯‘君子之交淡如’吧。”因有急事,说完便匆匆走了。孔繁兹又有滋有味地当起了酒中仙。

孔祥熙和他老爸孔繁兹的这则趣谈是真的。这则趣谈蕴涵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方言笑谈,《三国演义》开篇词“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山西土话念就是“天下大事,逢酒必喝,喝酒必汾”;另一个是对联(歇后联)故事:据说纪晓岚早年贫穷,一好酒的秀才好友生日无以相送,便以酒壶装水赠好友,并附联“醉翁之意不在,君子之交淡如”。好友心领神会,遂将挂在壶上的联语小心翼翼折叠珍藏,并将纪晓岚让上贵宾首座。前来贺寿乡绅中有不解者,问秀才:“何以将一穷书生敬为首宾之尊?”秀才对曰:“此兄墨宝经年之后将千金难求一字,同时,他是把我看成了知己朋友啊!”乡绅仍不解。

原来,这里是典故里套着典故。明朝冯梦龙编撰的《古今谭概》中记载:“一士人家贫,与友人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君子之交淡如。’友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二人相与尽欢。”于是,后人便把这两位好友间的酬和连为一著名对联,可谓妙手天成。构成联语的两句话在末尾都隐去了一个字,而且都是集的古人名句。上联出自《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此两人引古人名句又隐去“水”“酒”两字,风趣幽默地表达了各自的心曲,可谓绝妙。有意隐去“酒”“水”,足见朋友之间知心挚诚的友谊和高雅淡泊的志趣决非泛泛的“酒肉”之情可比;以清廉透视人生,淡如水的人情、友情才纯正、芬芳、持久,才没有庸俗之气、市侩之气、铜臭之气。由此可见,饱学之士纪晓岚和他的秀才好友也是从冯梦龙老先生那里“盗版”来的。

从汉语修辞学的角度解释,“醉翁之意不在,君子之交淡如”这一绝妙的歇后语酒对联,表达的既是一种隐喻也是一种诗意。语言语义指向“实”的构成隐喻,语义指向“虚”的构成诗意。而在某些时候隐喻又可以用诗意来伪装,如“醉翁之意不在”“君子之交淡如”实为隐喻,但在形式上却因省略而造成了诗意的产生而显得颇有趣味。也就是说隐喻和诗意的产生,我们都可以最终归结到语言的变化上面来。其实语言的变化所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有“隐喻”和“诗意”,语言的变化也会连带产生“谎言”和“幽默”。此联不仅极富“诗意”,更重要的是“谎言”背后透出的“幽默”,深层次的寓意更值得玩味,发人深省。

古代以水代酒表情达意的故事也很多。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家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家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家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于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从古典文献名句逐渐成为民间佳话、民间熟语,代代流传。

酒对联,或悬挂酒楼门前,或张贴酒席厅内。它是一种雅致的陈设,也是诗化的广告,同时更是一种文学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尤其以名人、典故入联的,很多很多,把玩起来甚是有趣。

“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香。”联语借用古代两位以饮酒著称的名士(刘伶嗜酒,著有《酒德颂》;李白纵情诗酒,“自称臣是酒中仙”)一问一答,于诙谐中为酒店鼓吹,虽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却也能起到逗人酒兴的作用。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疑。”这副广州“陶陶”酒楼对联既用陶侃、陶潜两名士之姓为号“陶陶”(上下联首字),又颇具匠心地综合陶潜、易牙和陶侃、夏禹的德行来奉劝世人:要饮食有度,珍惜光阴。借酒寓世,意味深长。

“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杨柳岸”是宋代柳永词《雨霖铃》中的名句,“杏花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联语因典故的点缀而富有诗意和情趣。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潮州“韩江酒楼”对联作者别出心裁,巧用典故,在对联首尾分别嵌入“韩江酒楼”四字,使联语绝妙而又典雅,古色古香,富有文学色彩。

“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此联传说为江南才子唐伯虎与友人在会春楼饮酒时所吟。上联以晚唐著名“推敲”诗人贾岛的名字谐音“假倒”,惟妙惟肖地描写出酒后的醉态;下联也以西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的名字谐音“留零”,描写酒席上“酒逢知己千杯少”,主宾开怀畅饮,酒杯点滴无余的情景。

王散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