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 生 PDF版阅读

报晓风客户端

报知天下 晓通万家

淮河滨城


淮滨孙叔敖

▶▶▶上接03版

在淮滨,不去期思等于没到淮滨。期思,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地势连绵起伏,域内河湖密布,淮河、白露河、期思河三川争流,浇铸出期思古老的文化。这里曾是西周初年蒋国的都城,是中华蒋氏祖根地,是一代名相孙叔敖的故乡。

期思是蒋国的都城。蒋国是西周初年周王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蒋城是蒋国的都城,蒋国故城为西周至战国时期遗址。坐落在淮滨县城东南15公里的期思镇期思村的蒋国故城遗址,如今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蒋国故城遗址现存的古城墙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长约500米,墙基宽32米,东南有烽火台一处,残高约7米-8米,其他墙段残高1米-3米。除北面靠期思河台地与城内地平基本相平已无城墙痕迹外,其余三面的古城墙遗址仍断断续续清晰可见。

蒋国作为周代姬姓诸侯国,周公旦第三子伯龄为其第一君主,于凡、邢、祭、矛、胙等为兄弟之国,爵位为“伯”。其始封时间在周成王22年,即周公去世之后的第二年,是成王为感念周公之德而对周公之后的特殊恩遇。于公元前622年前后被楚所灭,前后延续400余年。

期思是中华蒋氏祖根地。蒋姓以氏为姓,也是以国为姓。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公姬旦三子伯龄受封蒋国,薨后就葬在封都万寿陵。约400年后,楚灭蒋后于蒋国故地建立期思邑。为了纪念先祖,四处逃难的伯龄子孙相约以国为姓,从此天各一方。因此,史书有“蒋灭于楚而蒋姓出”之说。在今天的淮滨县期思镇,还留存有蒋国的故城遗址和伯龄墓。

期思是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史载,孙叔敖又名蒍敖,字艾猎,期思人。其实,孙叔敖并不姓孙,原本出于楚国王室,是芈姓后人。孙叔敖虽然根在楚国王室,但他出生之后已经败落了,所以荀子、司马迁都说他是鄙人、处士,鄙人指乡野之人,处士是隐士的意思。

孙叔敖最大的历史功绩,应该是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他在做令尹之前,就领导修建了期思陂和雩娄灌溉工程,开创了我国第一个水利灌溉工程——期思陂。在淮河支流白露河、史灌河通过决河引水,顺势而下,充分利用废旧河道和两岸的湖沼洼地,做到涝时能蓄、旱时能灌。孙叔敖做了令尹之后,历史上习惯称之为楚相。他励精图治,大兴水利,造福百姓,又领导修建了沮漳河下游的水利工程,使楚国逐渐走向富强,跨入了 “春秋五霸”的行列。但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岁。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孙叔敖列为循吏第一人,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淮河时多次提到孙叔敖,称赞他是中国古代的水利专家,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现在的期思镇政府院内仍保留着孙叔敖庙地遗址和明代的“重修孙公祠”残碑,在镇政府西侧不远就是孙叔敖墓地。在准滨县城中心东西湖的楚相公园,立有孙叔敖的巨硕雕像。

期思还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淮滨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兔子湖、方家湖、祁湖、月牙湖罗布四周,淮河、白露河、期思河环绕古城。这里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环境和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并侧重于保护珍稀野生鸟类资源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放眼淮南湿地,晴日泛舟湖区,极目远眺,云蒸霞蔚,碧波荡漾;阴天凭栏看去,雾遮水面,烟雨迷蒙,景色苍茫。期思犹如一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淮河之畔。因其风光旖旎,被誉为豫南的“香格里拉”。

打淮河牌,走特色路。淮滨县已经确立了建设“滨淮福地、临港强县”的总体目标,实施“一城一区三基地”发展战略(“一城”即水景生态园林城市;“一区”即淮滨临港经济区;“三基地”即河南轻纺服装加工基地、中原食品加工研发基地和内陆船舶制造维修基地),力求用项目的谋划建设,把淮滨未来的发展愿景变为美好现实。如今,淮滨已先后荣获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县等称号。

弯弯淮河水,滚滚东流去。千里淮河上的淮滨小县,如今正在谱写铿锵有力的命运交响曲,描绘绚烂斑斓的锦绣华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