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博

隔三差五给瘫痪的公公洗澡,这样的儿媳妇有人难以理解,对于今年45岁的朱光芝来说,却是习以为常。因为,她这样做已有两个年头了,成为十里八乡的一段佳话。不仅如此,现在她经常在傍晚用轮椅推着公公在村里遛弯,还成了一道文明风景,让村民为之点赞。

朱光芝是“全国文明村镇”光山县寨河镇杜岗村东区7排4号家庭的普通妇女,家里耕种7亩多责任田,丈夫农闲时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一对儿女在上学。朱光芝的家同村里众多村民一样住着连体别墅,屋子里拾掇得井井有条;朱光芝说话的声音,让人感到和风细雨似的。她婆婆去世得早,公公自打出院后,就住在她家里……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去年正月十七,朱光芝84岁的公公突发中风住进县城医院,经过10多天的治疗,公公落下了终身瘫痪。农历二月二那天,朱光芝夫妇将老人接到自己家。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1995年结婚的朱光芝,既为人之妻,又为人之母,照料公公细致入微。

朱光芝记得,将公公从医院接回家的当天,24小时内,公公大小便十七八次。尽管有丈夫帮忙,朱光芝也感到手忙脚乱。按照治疗方案,老人得在家输液。因为村卫生室医生不能全程护理,朱光芝就按照医生的指点,自己学会简单的扎针、换药。

在农村,公公与儿媳有“授受不亲”的旧俗。起初,朱光芝扎针、换药之际,公公还显得不好意思。朱光芝就对公公说,让他把自己当女儿看,要么就当医生看,经过朱光芝的开导,老人这才慢慢适应。

朱光芝家的后窗户就对着村里的文化广场,平时她爱跳广场舞。村民谢复秀说,自从朱光芝的公公瘫痪以后,再也看不到她的舞姿,却经常看到她陪伴公公的身影,左邻右舍还把她的事迹编成了新段子。

每天早上,朱光芝定时为公公“三步曲”:送水洗脸、刷牙,清垃圾。到了夏天,她每天晚上给公公洗澡,每隔两三天为公公刮一次胡子;因公公不便行走,朱光芝就花150元买把电动剃头刀,自己学着在家里给公公理发。村民们串门也经常看望老人,大家发现老人住的那间房总是干净整洁,没有异味;老人也逢人便夸儿媳就像亲生女儿。

据悉,杜岗村社区住户近400家,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文明村。近年来,中央、省、市领导和兄弟单位多次到村里调研考察、参观交流。2006年以来,村里开展评选“五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活动。

每当天气温和的傍晚,朱光芝就会推着轮椅带公公在村里遛弯。夕阳下,他们的身影折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明墙上,恰似一幅生动的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