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等待。就像茧虫已裂缝,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如果有人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但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还会死去。蝴蝶必须在痛苦中把翅膀练强壮了才飞得起来,脱茧过程必须自己完成,必须等待。教育孩子也必须遵循规律,必须经过多次从感受、体验、实践到反思、理解、领悟的过程,甚至无数次循环往复才能逐步实现目的,也要学会等待。

一次我带着未满3岁的外孙女桐桐在院子里散步,桐桐手里拿着酸奶,兴奋地左奔右跑。突然,她一不小心被藤蔓上长满小小硬刺的葎草缠住了右脚,甩了几下也摆脱不了。桐桐很机灵地用左脚去踩住藤蔓,右脚试着往上提,结果还是不行。我站在一旁,丝毫没有去帮忙的迹象。只见桐桐弯下腰,先是用左手使劲拽着藤蔓,又把酸奶换到左手,用右手再去使劲拽,拽得小脸通红,还是没能拽掉。我微笑着对她说:“宝宝真棒!宝宝一定行的!宝宝加油!”桐桐看了我一眼,把酸奶放到地上,两手一起拽,可是还是不行。后来,桐桐似乎发现了什么,她不再乱拽了,而是拎着藤蔓的一头试着向反方向绕,不一会儿脚就从藤蔓中“逃离”了出来。我连忙给她鼓掌,并伸出了大拇指。桐桐红着脸得意地笑了,轻轻捡起地上的酸奶,欢笑着继续向前奔去,那笑容似乎比任何时候都灿烂。

有时候,家长的袖手旁观实质是一种温暖的等待。安静的等待,其实是比代劳更智慧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期,需要做父母的怀着一份美好的期待,静静等待并陪伴着他们慢慢成长,相信父母的耐心等待一定能收获惊喜。 (陈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