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明
孩子生下来之后,父母都会取个名字,这就是乳名,在乡下,我们称之为小名,它不同于后来的学名,学名比乳名正规,更容易为大家所熟知。
那些年我们农村的孩子取个乳名很随意,名字越不好听越为大家所接受。农村人生活不易,认为孩子取个赖名好养活。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班里有两个男孩子,一个叫伢子,一个叫豚子。在我们豫东,伢子同牙子同音,而牙子是我们对小公猪的称呼,豚子是对小母猪的称呼。一个班里公猪母猪都有了,这成了同学们的笑料。
那些年,父辈识字的不多,给孩子取个名字也很通俗,有时候和生活用具有关,如盆啊罐啊,还有叫缸什么的,有的只是随口一说,就是小名。二年级时我有个同学,他的小名叫等着,我问他小名的意义,他也不知道。后来问他的父母,他的父母说,等着就是等着,名字就是个符号,没啥意义。在乡下,取个小名不需要饱读诗书。我有个邻居,他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开,二儿子叫门,三儿子叫毛,四儿子叫鸽。四个儿子的名字顺起来就是,开了门之后就有了一只带毛的鸽,听起来也很有意思。
到了“文革”时期,乡下人为孩子取小名就开始时髦起来。那些年叫文革的人特别多,其次是文化,也有用革命作名字的,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只要一听到这几个名字,就知道是那个年代的人。除了这三个名字之外,还有三个词用得比较多,一个是运动,一个是跃进,还有一个词叫公社。这确实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
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乡下人为孩子取小名时依然和时事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叫申奥的特别多,后来举办上海世博会,有些孩子的名字便叫世博。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乡下再也没有给孩子取名阿猫阿狗的了,即使父母识字不多,他们也可以花上一百元到县城的取名馆里,为初生的孩子取一个漂亮的乳名,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