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杨绛夫妇(资料图) |
钱钟书、杨绛夫妇,沈从文、俞平伯,诗人何其芳等这些人在息县“五七干校”的经历对他们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文人如杨绛和俞平伯等人的笔下,更是被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笔。
杨绛与《干校六记》
在东岳“五七干校”,学员要种地、打坯、烧砖、盖房,劳动强度大。有时也干些脱坯、养猪、打井、种菜等杂活。钱钟书与研究梵文的学者吴晓铃负责烧锅炉,杨绛被分在一个村庄看管菜园。
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博学多能,学贯中西,是一个文化大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管锥编》《围城》等。杨绛是翻译家、文学家。早年任清华大学西语教授,1949 年以后任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夫妻两个身在咫尺却很难见面。后来,钱钟书负责到邮电所领取报纸、信件,刚好经过杨绛看管的菜园。于是,菜园成了他们二人相聚的地方。
1972 年 3 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特别关照下,钱钟书、杨绛夫妇作为第二批“老弱病残”人员被“解放”出来,离开东岳“五七干校”,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北京。
那段岁月,让杨绛刻骨铭心。杨绛曾经说,她和钱钟书在“五七干校”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影响深远。1981 年,杨绛根据“五七”干校的亲身经历,写成纪实散文集《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由《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和《误传记妄》6 篇散文组成,反映她在息县东岳“五七干校”种菜、干活以及与丈夫钱钟书在一起的难忘经历。《干校六记》曾获 1989 年全国首届优秀散文(集)奖,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反响很大。
俞平伯的诗作
俞平伯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作家、批评家兼诗人,他以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双重建树,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为数不多的鸿儒。
在息县一年多的生活里,俞平伯共创作了近百首诗词,具有代表性的是《息县杂咏》《纪东岳事》《至日》等,其中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还在香港单独出版。这些诗词描写了息县农村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
1971年元旦,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俞平伯等十多位老知识分子,提前回京。俞平伯离开东岳时,老乡们都来相送,真情之下,俞平伯用息县方言赋诗一首《与农民话别》:“落户安家事可怀,自憎暮景况非材。农民送别殷勤意,惜我他年不管来。”
俞平伯回到北京后,对在息县的生活念念不忘,他与东岳房东之女顾兰芳有书信相通。1990 年,91岁的俞平伯逝世于北京,这些诗词也成为他的绝唱。
顾准的《息县日记》
顾准是一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1956 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被吴敬琏称为“中国提出市场经济的第一人”。
顾准到息县“五七干校”后,顾准住在东岳公社轧花厂仓库里,这里搭满了大大小小的通铺。他一边参加劳动,一边潜心写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 20 万字的《息县日记》。
顾准在《息县日记》中写道:“此次来息县,对千里淮上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这是息县的民谚,实际情况也确是如此”。
在息县,具有前瞻性的顾准,还关注三峡建设、黄淮海开发、西部开发、人口与发展等问题,这些在他的《息县日记》中都留下了大量笔墨。
除了写日记外,顾准还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他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建设中国”的学术观点及其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思索,至今仍为我国经济学界广泛关注。
(据大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