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上
高二学生李晓的妈妈为她购买了两万元“情商课”,引发家长圈热议。情商课虽好,但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都高二了,应该补文化课程,不该把时间精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哪种事情呢?自然是与高考无关的事情啊!
在我国目前社会,情况有时候简单粗暴得可怕:当一个孩子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他的所有目标似乎都是为了两个字——高考。家长和老师站在孩子的左右两边,安排孩子的衣食住行,安排课余时间里丰富的文化课程补习。大部分家长这么想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中心任务,现阶段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
没错,所以就希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会把所有与高考无关的都看作是浪费时间。什么人际交往、问题怎么解决、情绪如何管控,那些事情都交给家长就好了,孩子你只管用心学习!情商这种东西,你又不笨不傻,到了社会总会有的。
家长们会对李晓妈妈的做法提出疑问也很正常——在他们眼中这是不识时务,是不分轻重缓急,甚至是本末倒置。
可是如果我们认真推想一下,情商与分数,究竟谁是本、谁是末?答案并没有那么难想。学习效率高的往往是自信、自律、独立能力强的同学。只有懂得人际交往的人才懂合作,只有会控制情绪、解决问题的人才能更好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败。
因为心态不好而紧张、发挥失常的例子,在高考考场上还少吗?因为一次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最后满盘皆输的孩子还少吗?
俗话说,要先学会做人,然后才学会做事。有人要问了:做人还用学吗?而且是在高二这么关键的时刻花两万元去购买课程来补?这就要问家长们了。
补是因为什么?因为缺。为什么会缺?因为该学的时候没有学。该学的时候在干什么呢?忙着学习文化课。
到了高二才急着给孩子报情商课的这个家长一定是意识到了之前的本末倒置,现在采取一种亡羊补牢式的弥补,不论代价,谁让之前错过了呢?
亡羊补牢固然为时不晚,可更好的措施还应当是防患未然。不想在高中后期才花大价钱补“情商课”的话,就不要醒悟得这么迟。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情商教育就应该被重视起来——不是刻意“买课”,而要顺应自然,让心智和脑力一起发展,从孩子小时候就教会他基本的人生课程,培养一个真正的、健全的、完善的人。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真心希望做家长的对孩子的情商重视一点,在孩子小时候就不要忽视这个问题。不然,等长大后再“补课”,会造成很多麻烦。推理,那将是整个民族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