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首席记者 韩蕾)3月9日上午,商城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复植补种”公益林基地在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正式成立。

“复植补种”生态修复司法机制是信阳法院的机制创新之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引导被告人积极补种林木,修复因其犯罪行为受损的生态环境。能够在原地补种的,在原地补种,不能在原地补种的,在修复补种基地补种。而法院将会根据被告人对环境的修复程度,可以酌定从轻处罚。这种方式既实现了对犯罪的惩罚和预防,又实现了对环境的修复,该机制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商城法院环境资源审判 “复植补种”公益林基地的成立不仅延续了该项机制,也为商城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增添了新的司法举措。同时,商城法院将在该项机制上加强探索,不仅要将基地作为被告人“复植补种”协议的场所,还要将基地打造成改造犯罪分子“社区矫正”功能的场所、进行巡回审判具有“环境法治教育”功能的场所、凝聚公众参与具有“生态保护”功能的场所。同时,还将探索延伸涉林刑事案件复植补种机制,在审理阶段积极引导被告人实施“复植补种”;并且会将其扩展至土地、水源保护等整个环境资源刑事审判领域。在民事审判中也要重视环境修复责任方式的应用,凡有可能采取一定措施恢复原状的,责令污染者恢复原状。

揭牌仪式后,监管单位、验收单位与被监管人签订《复植补种协议书》。随后,4名因盗伐、滥伐林木判处刑罚的罪犯在公益林基地上进行补种,以实际行动弥补自己因无知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而犯下的过错。

据悉,商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7%,被纳入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虽有所改变,但林木经营依然占据重要位置,从而导致滥伐、盗伐林木案件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县域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2016年9月,信阳法院开始在涉林刑事案件中实行“复植补种”生态修复司法机制,商城法院根据本地案件类型、特点和环境资源保护需要,确立了“司法构筑绿色防线,倾情守护‘天然氧吧’”工作主题,为守护好“天然氧吧”提供司法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