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郭晓雨)“这两天感觉非常疲乏,一点儿精神都提不起来。”昨日,市民李先生向记者“诉苦”。春节过后,相信不少市民都有这种感觉: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焦虑、烦躁等情绪。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医生王伟,为大家探究怎样调整身心,及时恢复正常状态。

“高强度地工作,放假突然就松弛下来,现在需要回去继续上班,由此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使人容易患上‘上班恐惧症’。”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医生王伟告诉记者,长假结束后,很多市民突然从轻松愉快的假日模式迅速转入到工作状态,常会表现出失落、抑郁、厌倦等情绪,一些人虽已回到工作岗位,但依然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中。针对这种现象,王伟医生建议:“提前对工作进行梳理和安排,不要急着马上进入紧张状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心理预期,明确一个清晰的缓冲时间。”

跟着父母走亲串友,和朋友们K歌、看电影、打游戏,这是市民黄先生节日期间的生活。假期结束后,黄先生出现了睡眠紊乱的现象: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白天干啥都没劲,昏昏欲睡,疲惫不堪。

“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是造成睡眠紊乱的主要原因!”王伟医生告诉记者,不少市民借着长假的时机,不是走亲访友就是和朋友玩耍或者出游,不给自己留一点空闲时间,致使生活无规律,打乱了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应通过调整作息、疏解压力、放松身心,摆脱睡眠紊乱的困扰。”

“轻轻按摩头部,听音乐、散步、小跑都有利于放松身心,舒缓心理压力。”王伟医生说,大家可以通过设立心理缓冲期、组织恢复性训练等帮助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快速恢复到节假日前的作息时间,“节后几天出现睡眠问题,是比较正常的,无需过于焦虑。”

工作期间总想吃点坚果,看到饭不想吃,饭点过了又饿,午饭、晚饭无饮料不欢,不仅心理跟不上工作的节奏,就连肠胃也停在休假状态……市民张女士表示身为吃货一枚的她,每到春节都会随身常备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助消化的药品。

“身体亚健康是导致心理亚健康的重要诱因,主要是由于春节期间伙食搭配不科学、饮食方式不健康、生活节奏不规律造成的。”王伟医生说,大家应该多吃樱桃、猕猴桃、黑莓、柚子等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上班族还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牛奶、鱼、蛋等,以助消除疲惫、恢复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