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宥,古人所指的恕。恕,是谓“如自己之心”。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长河中,“恕”是诸多优秀品质中的一个熠熠闪光的亮点。恕虽不同于善,但趋向于善,甚至有着比善更高的修养,比善更深厚的情感。那么,何为恕呢?
恕,是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广。有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身就是恕的解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遇到问题时,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换位”思考一下,这便是恕的一种表现。
清康熙年间有一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一封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上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结果形成了著名的“六尺巷”。身为大学士的张英可谓身世显赫,只要利用自己的权势可以轻松打赢官司,但睿智的张英,一封家书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故事至今仍被传为美谈。由此可见,当你学会体会别人,了解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回报与你最真诚的笑容。
恕,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一篇《归去来兮辞》,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虽然十分清贫,但丝毫没有影响陶渊明的闲情逸致。鲁迅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陶渊明通过隐居来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又有谁能将心纯洁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这是陶渊明心灵的选择,面对纷扰,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对“人情世故”的“恕”,确是“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经,归去来兮”。
恕,是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静逸。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中。怀着这种苦闷,他深夜漫步于清华园的春园荷塘旁。他“颇不宁静”的心里,那时也许正在经历“狂风暴雨”吧。他在小路上“踱着”,在苍茫的月色下,他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在荷塘边,他沉浸在这美丽的荷塘月色中,杂念似乎已除,脸上露出些许的喜悦。这荷塘月色给他烦闷的心绪以宽恕,而换来的,则是月色中荷塘般的宁静。
恕,即善,即宽容。恕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恕是一种高贵的品格,崇高的境界;恕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恕,既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叶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