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棉花》属豫南伞类舞蹈“两把伞”的形式。2009年3月,民间舞蹈《捡棉花》被公布为潢川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捡棉花》为三人表演的舞蹈,分两个段落。第一段,为两女两把伞舞蹈,载歌载舞,是该舞的主要部分。第二段突然变了,变成了一男一女小两口做戏,唱变成了数板。《捡棉花》所表现的内容为两农妇相邀出门捡棉花,打着伞,挎着竹篮,因为捡棉花时主要靠眼睛寻找,是件轻松的劳动,所以两个女人碰到一块,就自然拉起了闲话。后半部分内容是其中一农妇的丈夫打鱼返家,与妻子发生矛盾,戏曲性很浓,全由数板构成。男人是个丑角——秃丈夫在外偷鱼,被人撵打逃回家,妻子骂丈夫无能,要回娘家,丈夫假装跳水自杀,妻子心疼得哭,丈夫跑出来,夫妻和解了。
捡棉花是本地旧时农家的习俗。每年秋收后再搞一个“小秋收”,农家妇女提着小筐,到地里捡些收割遗漏下来的点点星星的棉花,多少有点收获。舞蹈《捡棉花》就是反映了这样的劳动,并非正式收棉花。
从唱词到数板,动作表演都很逗,舞蹈本身也就是插科打诨的东西,自始至终无不笑料百出,这是《捡棉花》的最大特点。前唱后念是第二大特色,两部分变化突然,由边跳边唱急转直下,变得一句不唱,全部数板,俗称“放溜子”。第三个特点是戏曲性强,三人表演的舞蹈,台上始终是两人,像一台两幕剧。后半场地点变了,人物也变了,像戏曲换场。道具也可以变,两把伞可以换成两顶大风帽,而且被群众所认可。当然,绝大多数还是伞,但即便不用伞、不戴风帽,二女挎筐上场,群众还知道是《捡棉花》。其他舞蹈没有这种现象。舞蹈演员在一个小节目里半场下去后,不再上场了,这一点,在民间舞蹈中也是唯一的。在后半场里,秃丈夫上场,数板加锣鼓也很有特点,民间舞蹈数板不多,加锣鼓则更少了。同时,台上与台下相呼应,乐队的人与台上表演的内容相联系大声的吆喝,用来点明内容,以助表演,增强气氛,这种互动的确是个聪明办法,既热烈又逗乐。
在音乐上,《捡棉花》曲调幽默,衬词滑稽,两人对唱形式,格外逗人。《捡棉花》动作不多,动律要求三个字:“缩、趣、小”。“缩”具体表现在收胸、屈四肢、夹膀,以增加其丑角的幽默感;“趣”字贯穿始终,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滑稽可笑;“小”即动作幅度小,不要舒展大方的动作。在舞台调度上也别具一格,主要是出场,走二停二,进二退二,而且传统的偏向台右,走几步一转身。总之,《捡棉花》是个有独特色彩的滑稽舞种。
本地群众对它十分欢迎,有的观众专程赶来,就是为了看《捡棉花》。民间舞队演出时常发生群众高声喊叫:“跳《捡棉花》!”“我们看《捡棉花》!”民间舞蹈很少返场,但《捡棉花》却常返场,可见它受群众欢迎的程度。《捡棉花》使人在笑声中受教育,用笑声鞭挞了好吃懒做的恶习和偷盗的丑陋,在笑声中颂扬了勤俭、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据潢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