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听到父母对孩子说“我是为你好”,但看似情深意浓的话语背后,埋藏着多少无奈和痛苦?曾经做过孩子的我们,其实完全能体会得到。只是,光体会还远远不够。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去学习,去改变,去真真切切地给予孩子爱和尊重,而不只是走近,然后停下脚步,驻足旁观。

实现不了的童年梦想 就让孩子帮我完成吧!

●案 例

从女儿妞妞出生的那刻起,李小姐就决定买一台钢琴放在家。在她眼里,弹一首美丽的 《献给爱丽丝》是她童年的梦想,而这个梦想由女儿来完成是再好不过了。可是,对于妈妈的期望,妞妞却很不乐意。“我一点儿都不喜欢练琴。”4岁小姑娘的脸上透着无比的烦恼。

★专家点评

专家表示,家长将自己不能实现的童年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如果被孩子认可成为“动力”,当然是好事一桩,但若遭到孩子的抵触变成“阻力”,就不啻为一种“嫁祸”。尤其当利诱不得,家长还百般威胁,更会造成孩子的反感:“凭什么你做不到,就逼着我学呢?”阻力越大,痛苦越多。短期来看,一味的逼迫会导致孩子在兴趣班学习中不断犯错,以此来反抗压力、表达不满,而长远来看,过多非兴趣的学习很可能引发孩子的学习恐惧症以及学习困难,同时令亲子关系恶化。当孩子厌恶家庭,并有力量抗衡时,尽快逃离父母的掌控,比如住校、考上外地的学校等,将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把孩子交给老师 家长就不用多操心了!

●案 例

诚诚爸爸每天都送儿子去上篮球课,但对于陪儿子练球,他既没有兴趣也觉得没必要。“孩子交给老师不就行了吗,哪用我操什么心?何况我也不喜欢打篮球。”诚诚爸爸表示,如果诚诚实在想练球,会帮他找邻居的大哥哥帮忙。至于自己,“即使有空我也宁愿打游戏。”

★专家点评

送孩子参加兴趣班,家长可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孩子,譬如孩子愿不愿意上兴趣班,回家后有没有主动展示自己所学,或要求和家长一起学习。将这些发现及时与老师沟通,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认识孩子的喜好和优势特长。此外,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学习,营造出家庭的学习氛围。这个过程,不一定是家长陪着孩子练琴、画画,可以多去看看美术馆、听听音乐会,或者看看球赛,从中有更多的互动,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乐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切忌对自己是一套要求,对孩子又是另一套要求。如果只是一味对孩子严厉,不但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反而会导致抵触情绪的产生,对学习更加不利。

“人有我有” 孩子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案 例

今年暑假,盼盼妈妈帮5岁的女儿一下报了3个兴趣班。看着孙女今天学跳舞、明天学钢琴、后天学书法忙得团团转,奶奶心里十分的不舍。“孩子还小,干嘛学得这么累呢?随便玩不是更好吗?”可盼盼妈妈却不以为然,“我同事家的小孩都是从小培养兴趣爱好,咱们盼盼也不能落后呀!”

★专家点评

家长切忌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期望孩子的兴趣培养很快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更加不要攀比。家长的心态应该回归到“上兴趣班的目标是什么”,而一般来说,95%的家长主要希望孩子在兴趣培养中获得艺术熏陶,帮助减压,以及带来快乐和享受。认识到这一点,家长就应该放慢心情,不要纠结于孩子考不考级、指法、技巧是否很熟练,而是应该带着孩子去欣赏相关的历史和文化、感受艺术的环境和氛围、探讨艺术的风格,让孩子沉浸在美好的画面感中,去潜移默化地熏陶,这才是学习艺术的真谛。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态往往让孩子成为了牺牲品。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家长会产生失望和愤怒的情绪。受此影响,孩子将更加恐惧和厌倦学习,开小差、不专心甚至故意学不好,导致恶性循环。

孩子学习不好 走“特长生”的路子也能升学!

●案 例

黄小姐家境一般,可给儿子上美术班的学费却从来不省。按她的话说,儿子东东学习不好,却胜在会画画,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几次在全国绘画大赛中名列前茅,这样的资质争取“特长生”绰绰有余,到时候,即使成绩不佳也照样能升学。而在妈妈的影响下,东东对学习也越来越不用心。

★专家点评

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必要培养,但家长不应该以争取特长生名额为目的。过度重视拿奖,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和顾虑,影响比赛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失利。这个时候,如果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自尊心又极强,很可能因巨大的挫败感造成学习全面崩溃,并产生自卑、自厌的负面情绪;而如果胜出,则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傲慢、自大,对文化学习更加轻视。(据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