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亚云

8日上午,特殊教育学校八年级教室内,班主任杨霞正在为学生们讲授“开学第一课”,雄壮的阅兵仪式、日军侵华的惨痛回忆、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的祖国……孩子们和杨霞用手语毫无障碍地沟通着,无声的课堂内满溢的爱国情怀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今年41岁的杨霞常被同事称为“高才生”。“郑大计算机系毕业的,在十几年前,那是很了不起的。”提起杨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全芳竖起了大拇指。2007年,杨霞放弃了深圳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特教老师。从接任一年级班主任开始,杨霞一直陪伴着班里的孩子们升到了八年级。八年来,与杨霞一同来校的老师都调离了,她是唯一坚守下来的人。

为了让这些折翼的天使接受更多的信息知识,学校进行教学教改。杨霞所带的班级是最早进行教学教

改的班级,在她的带动下,全校孩子的特殊教材换成了普通教材。“这让孩子们在融入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杨霞兴奋地说。

“对这些孩子而言,掌握一门生存技能和学习与人沟通同样重要。”杨霞说。在她的指导下,10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选修了烘焙、美甲、景泰蓝等技能课。“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要加倍努力才行!”杨霞经常这样教导孩子们。

除了因材施教外,杨霞还有自己的“独门秘诀”~~~向学生示弱。“小时候,我保护他们,照顾他们,现在他们已经长大了,我不能再逞强,我要示弱,让他们产生保护我的欲望,以后他们也会知道保护身边的人。”

孩子们并没有辜负杨霞的良苦用心,他们用无声的爱温暖着杨霞的心。杨霞说:“劳动一辈子,永远也不能听到孩子叫一声老师,但我知道他们心里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