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店的劳模尹兰兰正在捡包子

本报记者 马依钒

说起市供水公司隔壁巷子里的那家包子店,很多市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十几年来,这家店铺凭借精工细作和良好的口碑“圈粉”无数,成为隐藏在社区深处的知名美食。

物美价廉 水厂包子远近闻名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从东方红大道拐进市供水公司隔壁的一条巷子里,小巷很安静,因为下雨,鲜有行人,只有雨水砸到路面的声音入耳。走到巷子的尽头,一块白底红字的招牌赫然入眼,上面写着“益民包子店”。因为距离市供水公司很近,这里的包子被很多市民亲切地称为水厂包子。

由于记者来得有点早,第一锅包子还没有出炉,3个人正忙着和面、擀皮儿、包馅儿。一间操作间、一个大型蒸包机、一排保温箱,记者了解到,包子的制作和销售全在这里进行,一般从上午10时30分卖到下午6时。

此时,大雨下个不停,雨水砸到顶棚上噼啪作响,包子的香味也渐渐浓郁,却始终不见一个顾客上门。记者心里不禁疑惑,这家包子店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备受追捧吗?

两分钟后,一位披着雨衣的人骑着自行车缓缓到来。他把车停到一旁,脱掉雨衣,记者这才看清是位老人。看了一下眼前的情况,他熟练地从墙角拿出一只长凳,放到那排保温箱前,看样子是要坐等包子出锅。

“我骑了近半个小时的车,专门从工区路四里棚那边过来买包子的。”记者也趁机坐到长凳的另一侧,跟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姓王,年近七十,每个星期都来两三次,买上10元钱的包子。记者询问,下着大雨,为啥不在家附近购买。他说:“这家的包子好,馅儿多新鲜,我吃10多年了,一直是原来那个味儿,习惯了。”

跟老人聊天期间,雨渐渐小了,又来了几位顾客,老中青都有,他们都是掐着点来的。包子快出锅了,大家开始自觉地排队。记者混在队伍中一问,有家住贸易广场的、有住消防队的。正在排队的刘素云女士对记者说:“这还不算远的,平时还有从南湾、平桥过来买包子的!”

传承美味 80后挑起经营大梁

“这个店是我姐姐李永英在1997年开的。”在格局紧凑的操作间里,正在擀皮儿的李永亮向记者聊起这家店的来龙去脉,“当时姐姐从平桥区高压开关厂下岗,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赚点辛苦钱,就开了这家包子店,第二年,我也过来帮忙了。”

李永亮向记者介绍,由于包子真材实料,精工细作,讲究声誉,慢慢地,顾客们口口相传,包子店的生意还不错。虽然起早贪黑,挣的是辛苦钱,但一家人干得很起劲儿,逢年过节时,买包子的人多,还要请几位员工来帮忙。

2006年,创办人李永英因患癌症去世,包子店遭遇了严重的打击。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后达成共识,生活还得继续,包子店还要接着开。于是,在老舅李永亮的带领下,几个年轻的外甥和员工一起接着干,还按照以前的用料和做法做包子。

被老顾客称为“小老板”的周林成在店里年龄最小,因为细心负责,今年年初,他刚刚接管店里的财务大权,统筹店里开支、家里住房的月供等各项开支,每月按时给大家发放零用钱,颇得家人信服。

在李永亮的眼里,任劳任怨的大外甥媳妇尹兰兰是店里的劳模,在这个并不宽敞的操作间里,她已经度过了12个春秋。记者询问是否觉得枯燥时,她笑着答道:“枯燥肯定会有,但看到那些老顾客上门买包子时,就会觉得很欣慰。”

十几年来,包子店生意一直很红火,秘诀是啥呢?满手面粉的李永亮笑着说:“秘诀只有一条,按照老方法,做老味道,一定不能偷工减料。”如今,几位20多岁的年轻人成了店里的经营主力,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店铺传承下去,不能变了包子的味道,减了顾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