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洋 见习记者 李亚云

“大雪”已过数天,天气也日渐严寒,如何免受寒气袭人之苦,安享一个温暖的冬天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早在2011年,就有网友在网上发起了“你认为信阳应该集中供暖吗?”的话题并引发了市民踊跃投票,占投票总人数85%的市民希望我市能够早日实现集中供暖。呼声高,为何我市一直没有实现集中供暖?在此情况下,市民如何取暖?未来我市是否有实行可能?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我市相关部门和市民。

分界线让我市无缘供暖

“冬天来了,寒假还会远吗?”昨日上午,正在郑州一高校读书的信阳籍学生赖远清,已经在打着放假的“算盘”了。“放假虽然高兴,但一想到回到信阳之后,没有像郑州一样无处不在的暖气,身体就不由得颤抖。”赖远清说。

“咱们与驻马店相距不远,气温差别也不大,可是人家冬天都有暖气,信阳为什么不能集中供暖呢?”严寒之下,不少市民都有和赖同学一样的困扰和疑问。

记者从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按照有关规定,我国采暖地区一般是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该线以北为集中供暖地区,该线以南为非集中供暖地区。信阳恰巧地处南北分界线上,为非强制集中供暖地区。

“虽然信阳并非强制集中供暖区域,但信阳在集中供暖方面还是有所尝试。”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道祥告诉记者,早在十多年前,平桥曾开启了信阳部分地区的小范围集中供暖。依托平桥电厂,工区路、平桥大道的部分住户率先享受到有暖气的冬天。“后来由于煤价升高、技术限制、企业重组等原因,集中供暖也随之‘夭折’, 另外,集中取暖投资大,经济发展实力达不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御严寒市民各出招

集中供暖尚未实现,气温仍在下降,市民纷纷“出招”抵御严寒。

市内大小卖场的取暖设备也十分畅销。小至暖贴、热水袋、暖手宝等局部取暖产品,大到空调、暖气扇等各类电器取暖设备销量均有所增长。“暖气扇的销量很好,每天都能卖出20台左右,小巧方便的暖手宝也很受大家欢迎。”某商场的售货员小王告诉记者。

记者经走访了解到,目前我市市民取暖主要依靠空调、电暖气等电器设备,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安装了壁挂炉、地暖等效果更显著的取暖设备以抵御严寒的侵袭。

当空调等各式取暖设备纷纷披挂上阵,市民表示电费却蹭蹭上涨。“家里两个空调,开起来耗电量特别大。现在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上个月的电费就上涨了将近200元。”市民谭女士告诉记者。

提到冬季取暖,市民刘先生算了这样一笔账:“家里有一个客厅,三个房间,老人和孩子都怕冷,如果每个房间都装上空调费用不菲。空调虽然取暖效果好,但干燥的室内空气让人不适,倒不如装一个壁挂炉取暖器,这样虽然价格高一些,但舒适度也提升了。”为了家人能够在家安享一个温暖的冬天,刘先生在今年11月初花费了6000元装上了壁挂炉取暖器,每月的取暖费用在1000元左右。

集中供暖指日可待

随着严寒的加剧,集中供暖日益成为广大市民的心声。“目前,我市集中供暖已经在规划中。”对于市民的盼望,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道祥带来好消息。

王道祥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呼声渐长,我市已经将集中供暖提上了日程,接手平桥电厂的弘昌集团准备在我市中心城区范围内集中供暖,“目前,市规划局正在做《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等总规出来后,弘昌集团就可以根据总规做专项规划了。”

“不过,在推进集中供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难题,比如中心城区管线多,特别是东方红大道,开挖困难,还有一些老旧小区,安装设备不易等。此外,因为气候原因,相较北方城市平均供暖3月有余,我市供暖时间短,成本高,维护运转费用大。”王道祥告诉记者。

昨日,记者从弘昌集团平桥电厂热力部负责人闫先生处了解到,他们已经开始做民用、工业用集中供暖热负荷方面的调查摸底。“在我市越来越重视环保,取缔锅炉的情况下,工业用集中供暖前景还是很广的。”闫先生说,我市未来集中供暖将使用清洁环保的天然气作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