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云飞
《信阳县报》创刊于1956年,是中共信阳县委机关报,四开隔日版,开始是新闻纸印刷的,后来多是用粗糙黄褐色纸张印成的,其报头字为行草书体。
县委大院大概就在如今的信阳市财政局附近,前后三进,东西厢房,但门楼矮小朝南,东边是县政府门楼。县广播站和信阳县报社在一起,就设在县委院内。后报社迁到鲍氏街小巷东面,与县工会、邮电、县科协、农林局紧挨。报社编辑人手很少,总编辑由副书记陈连昇兼,第一任副主编柳万镒,第二任副总编叶雨顺。编辑傅行远高个白晰,张敦俊梧敦人个很精灵,还有何仁轩、方秉政,记者郑冶年轻漂亮。各公社配有常为县报写稿的骨干通讯员。
1958年,我才十八九岁,虽只读过小学,但自幼习文,勤奋好学。在工作的两三年中,不停在写。工作在县农林局、商业局执念来回调动,还经常被抽调到县委工作组下乡,到平昌公社驻黄寨、刘集、蒿林等大队。那时候,工作队员真正与农民一块下地干活,我还上水车顶班车水抗旱。于是我在黄寨村就写了第一篇消息稿《小连长率兵抗旱》,登在了《信阳县报》1959年7月29日3版上。头一炮打响了,这也是我的新闻处女作,那时候虽稿费仅0.4元钱,但可以在县政府食堂买到四碗蒸鸡蛋糕,还是用香油拌的,很实惠。那时候,我的月工资也不过30余元。所以,我有了写稿的积极性。随后,我又被抽调县委多种经营办公室。这期间,我写了《县委召开多种经营紧急会议》,刊发在1959年9月的《信阳县报》二版头条。全文虽仅600多字,可在当时的确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由于常往来于县报社、县广播站送稿,经常聆听到各位编辑老师的指导,我的写作水平也日渐长进。之前,我的署名为钱世和,1964年前后,对外各地报刊发稿多用云飞、怀乡、六正等,在《信阳县报》起点的基础上,我写稿就有点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
1960年2月26日,《信阳县报》二版刊登了陈家民、李建民、我三人署名的文稿《黄庄大队早动手根治‘黄锈病’》,副题是《消灭病虫害、确保小麦丰收》。陈家民系平昌公社党委副书记,李建民系公社农技站植保员,我是县委工作组成员。1960年3月,又在《信阳县报》发表了平昌公社朱庄、双喜大队油菜管理和鸡公山老门大搞积肥等10多篇稿子。
1960年6月1日,信阳县与信阳市(县级市)合并为信阳市(县级),县报改为《信阳市报》,其报头字为信阳大书法家石翰辉先生所书。不久,由于各种原因,《信阳市报》也就停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