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哥的年事已高,他回家乡的次数少了,但我到北京看他的次数多了。每次大哥到北京,都给我打电话,让我到北京见面。我们一起在王府饭店俱乐部聊天叙家常,一起在王府饭店对面的台湾饭店吃中国菜。和大哥在一块,感到最开心的还是唱京戏,因为我和大哥都是京戏迷。
我陪大哥在北京看了中国京剧院建院40周年纪念演出,演出的剧目是《锁麟襄》。李世济精湛的表演,博得全场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这狂欢的场面和观众对京剧的热爱,让大哥惊喜又感动。
我和大哥感到老听京戏不过瘾,干脆参与了唱京戏。我除了陪大哥在京剧票房唱戏外,还经常在王府饭店对面的路口、天坛的长廊下和筒子河的马路边,挤在人群中排队轮流亮嗓子过戏瘾。大哥目睹北京的男女老少这么多人爱京戏,于是写了一篇《我对京剧充满信心》,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文中写道:
倘若有人问我这个“失落番邦”40余年的老华侨,在海外最怀念的是中国的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京戏”。
京戏在老一代华侨感情中,像长江、黄河、万里长城一样令人追思怀念。长江、黄河、万里长城,是矗立,奔流在祖国大地上的锦绣河山,而京戏却是溶化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传统艺术。无论去国多远,一个人就可以自拉自唱,自我陶醉……
国内很多热爱京剧的朋友担心京剧的衰落,我也有同感,但因为我对京剧艺术魅力着迷,却并不悲观。
我在北京经常看京戏、唱京戏。看到观众对京戏这么狂热,我不相信京剧这个已经溶化在中国血液中的传统艺术会衰落消失。弘扬京剧,既是艺术教育,历史教育,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它还是中国文化的国粹。因此我相信,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倡导下,京剧一定可以振兴。让我们海内外的中国人以修护万里长城、疏浚长江、黄河的心情来振兴京剧吧!
大哥对我们兄弟既关怀备至又严格要求。他告诫我们,不能因为有这样一个大哥,伸手向组织要这要那,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1973年到2001年,大哥总共回国86次,特别是退休了以后,他在中国的时间比在美国的时间还要多。他感到中国的朋友比美国的多,中国的饭比美国的香,他虽然加入了美国国籍,总感觉自己是外人,到了中国才感到是真正到了自己的家。因为这个家给他许多特殊照顾和关爱。一般外国人到中国签证都有时间限制,而他持有通行证件,出入境不受限制。这些年来,大哥被邀请参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40周年、45周年的庆典,并数次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曾数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对他热爱祖国的情怀,予以高度评价。
1999年他应邀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激动之余他写了一篇《五十年来家国》的专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和香港《大公报》上。
2001年,正当他80寿辰时,他的自传《八十年来家国》在北京出版发行。这是他献给祖国最后的一份礼物。他在书的前言中写道:
八十年,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个悠悠岁月,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以历史做背景看,这八十年的确是一个翻天覆地充满变革的大时代,我自己也是这个大时代的小人物。我曾在这个充满变革的大时代颠沛流离,也有幸置身于许多历史性的场面中充当一名目击者,参与者与记录者。
从1973年到现在,回国八十多次的经验中,不但充满个人的悲欢离合,更目睹到一个伟大的,与我血肉相连的祖国的新生和变化。其中充满动人心弦的感受和可歌可泣的场面。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曾和祖国十几亿同胞在这些经历中哭过、笑过;作为一个海外游子,我更有些特别的观察和感受,作为一个改行教书但并未忘情于写作的退职记者,我曾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
我在北京参加了大哥的售书签名仪式。售书是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大厦的门楣上挂着“赵浩生先生售书签名仪式”的横幅。那天,书店的大门一打开,人们蜂拥而至,很快排成了长龙,等待签名。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陪同大哥签名,简短的仪式后签名开始。从上午的九点一直到十一点,不停地签了两个多小时,大哥实在是坐不住了,才向读者道歉辞别。2001年11月7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八十年来家国》的首发式。
2001年,是他最后一次回国。他多想再回来看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疾病一直困扰着他,他得的是一种帕金森病,行动不方便。我们只能经常在电话里拉家常,每逢春节,孩子们都在电话里问候他,他感到十分欣慰。他说,在美国养老太寂寞孤独,他非常羡慕中国老人的生活方式。原来他和大嫂住在自己偌大的一幢别墅里,感到太空旷、寂寞,后来搬进了老年公寓,又感到老年公寓的菜饭不合他的口味。近年,他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从2010年起,更是每况愈下,思维不清,说话无力。每次和他通完电话后,我都十分感叹,当年叱咤风云、激扬文字、生龙活虎、谈笑风生的社会活动家,如今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每当想起这些,我就悲从中来,不能自已。
2012年6月18日,大哥在美国病逝,享年92岁。当大哥病逝的噩耗传来,全家无比悲痛,我和我的老伴打算一块赴美吊唁,但因未及时办理赴美的签证,未能成行,这是我们的一大憾事。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5月25日,大哥终于魂归故里。84岁的大嫂不顾年事已高,万里迢迢,将大哥的一半骨灰带回息县和父母合葬,完成了大哥生前的遗愿。《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信阳日报》、信阳电视台、《信阳晚报》等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消息。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信阳日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对这一事件的报道,5月26日头版刊发现场特写《魂兮归来》的同时,在三版整版刊发了回忆大哥一生的长篇人物通讯《九十年来家国——一代名记者赵浩生追记》和我写的《缅怀大哥赵浩生》,并对大嫂进行了专访。专访5月29日在《信阳日报》刊发时,正赶上大嫂动身回美国。上飞机前看到了《信阳日报》电子版上她的专访《他是我的太阳——访著名美籍华裔学者赵浩生的夫人今泉智惠》,大嫂十分激动,她觉得,这是对大哥精神的传承和灵魂的告慰。是啊,家乡的媒体以这么隆重的形式送别大哥,大哥九泉有知,一定会十分欣慰的。
大哥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至今还历历在目。他的爱祖国、爱家乡的赤子情怀,他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的拼搏精神,他高瞻远瞩,放眼未来的广阔胸襟,他博学多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能为有这样的一位兄长感到骄傲。 (全文完)
(作者赵更生系赵浩生的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