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洋

“走,到戏团听戏唱戏去。”昨日上午,还不到9时,在三五八社区里乘凉的栾阿姨,已经坐不住了,拎起小马扎、水杯,就要往戏团去,记者好奇跟了上去。

走过小区曲径幽深的小路,还未到地点,“黑窝窝不如白面馍,老粗布不如丝绸罗……”的唱腔,配合着曲胡悦耳的调子,已经传入耳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到达地点记者才知道,原来栾阿姨口中的戏团,其实是社区老年人自发组织起来的娱乐团体——老年银龄乐康队,刚才好听的曲子就是他们唱出和拉出来的。

戏团李改焕阿姨今年已经70岁了,活到老学到老,65岁时她开始学习拉曲胡,如今在戏团里,别人唱她在一旁伴奏。她告诉记者,这个戏团有一二十人,年纪最大的已经77岁了,最小的也有65岁,每天清晨大家就聚集在一起,唱一上午曲剧,自娱自乐,怡然自得。“我们小区里,很多人都是解放初期从南阳过来的,曲剧在南阳比较流行,唱词来自于日常生活,唱家乡的剧目,既娱乐了身心,也排解了乡愁。”李改焕阿姨说。

“下朝来一边走一边长叹,忘不了朝阁事愁锁眉间。北国又把边疆犯,难坏了宋王天子文武众百官……”随着队员陆续到齐,戏团起唱,虽然学了还不到一个月,栾阿姨已经唱得有板有眼了,这位出生在山东长在东北的老人,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从东北来到信阳,辛劳了一辈子,如今老年生活在戏团的陪伴下也过得有滋有味。“我一听就喜欢上了曲剧,每天跟着MP3学,真的挺有意思。”栾阿姨笑着说。今年66岁的崔连珍阿姨也是其中的一员,戏团对于她,用“改变”二字形容再恰当不过。“以前我很内向,有点抑郁,自从来到戏团跟大家一起唱曲剧,心情变好了,人也开朗了,连药都不用吃了,生活越过越精彩。”